临沭县文化和旅游局:朱村保卫战,枪声见证军民鱼水情 | ||||||||||||||||||||||||
2024-10-11 点击数: | ||||||||||||||||||||||||
|
||||||||||||||||||||||||
|
||||||||||||||||||||||||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75载征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伟大的中国人民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建立了彪炳史册的不朽功勋。 今天起,《临沂新闻》推出大型全媒体主题采访活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我和我的祖国】,从不同的视角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全面展现75年来沂蒙大地的今昔巨变。今天推出第一篇《朱村保卫战:枪声见证军民鱼水情》。 朱村,是临沭县最早成立党组织的村庄之一,抗日战争时期,朱村作为沭河沿岸的红色革命根据地,成为军民团结抗战的坚强堡垒。1944年除夕,八路军老四团八连在这里打响“朱村保卫战”,以不怕牺牲的精神牲换来了村庄的平安。“朱村保卫战”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赤胆忠诚的担当品格和老区人民红心向党的朴素情怀,是沂蒙山区军民团结抗战的一个缩影。 在临沭县曹庄镇朱村抗日烈士陵园,义务讲解员王经臣在给朱村红军小学的学生讲述当年朱村保卫战的故事,和孩子们一起祭奠抗日先烈。跟随着王经臣的讲述,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浮现在我们眼前。 1944年1月24日正值农历除夕,黎明时分突然枪声大作,一队500多人的日伪军偷袭沭河西边的朱村。沭河西岸的枪声和浓烟,引起驻扎在沭河东岸顶子村的八路军老四团八连连长鄢思甲的警觉,来不及向上级报告,八连立即吹响紧急集合号。 王经臣介绍:“八连战士听到沭河西岸有枪声,就立即和部队在连长鄢思甲的带领下跑步破冰涉水救朱村,这个战斗重点体现了枪声就是命令,听到枪声赶紧救援群众。” 当时,朱村村西南有一片茂密的松树林,易守难攻。战斗中,松树林成为整个朱村保卫战最激烈的地方,也成为现在的朱村抗日烈士陵园所在地。战斗中,敌人有着重机枪、掷弹筒、小钢炮等先进的武器装备,而鄢思甲带领的八路军战士使用的大多是老式“汉阳造”步枪,子弹储备还不充足。说到当时的战斗细节,王经臣说:“当时一排长负了重伤,一班长接着站在指挥岗位上,投弹手郝红娃腿让打断了,说我腿打断了但是我还能投手榴弹,直至战斗到牺牲,当时连长鄢思甲脖子被打了一枪,血流不止,卫生员几次抢救不下来,只做了简单包扎继续指挥战斗。” 经过6小时的残酷血战,进攻朱村的日伪军被打退,24名年轻的八路军战士英勇牺牲。王经臣说:“陵园的浮雕墙,展现了朱村战斗的整个过程,体现了八路军战士英勇杀敌的场景,也体现了当时的军民鱼水情。”1983年,鄢思甲连长病逝,按照老人的遗愿,家人把他的骨灰撒在了朱村村东的沭河。时至今日,朱村的老百姓仍然不忘八连的恩情,支前模范王克昌老人每次谈起朱村保卫战,话语间满是对八连的感恩:“对八连救俺庄的恩,那是恩重如山,自己儿女也没那么及时啊,没他们那回日本鬼子进俺庄里,烧杀抢你得挨啊。” 为了祭奠牺牲的烈士,每年大年初一,朱村村民们都会手捧着热腾腾的饺子来到抗日烈士陵园,以第一碗饺子告慰英烈,寄托哀思。 临沭县委党史研究中心研究员刘亮告诉记者:“八路军在听到枪声后第一时间赶到这个村子解救我们朱村的老百姓,这也从正面说明了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对老百姓是鱼水依存的一种依托关系,人民的军队来自于人民,人民的军队也反哺于人民。朱村保卫战已过去了80多年,但是这种团结奋战、驱除外敌的团结抗战精神深深影响着当下的老区人民,老区发展也离不开这种精神的传承。” 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朱村,作出“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殷切嘱托。近年来,朱村人牢记总书记嘱托,依托红色历史发展起红色旅游,同时积极打造了现代农业、民宿等特色产业,成为当地“好日子”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核心村。2023年,朱村实现村集体收入620多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万元。 虽然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 但朱村的人民从未忘记钢八连 先烈们的崇高精神 也一直激励着老区人民 在新的征程上奋勇向前 来源:临沂新闻 |
||||||||||||||||||||||||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