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沭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简体 繁体
智能问答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数据开放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点领域>>涉农补贴>>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补贴>>正文
临沭县2021年高素质农民培育指南
2021-07-05    点击数:  
 索引号  linshuxiannyj/2022-0000293  公开目录  公开目录
 发布机构  临沭县农业农村局  发布日期  2021-07-0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标题  临沭县2021年高素质农民培育指南
索引号: linshuxiannyj/2022-0000293
发布机构: 临沭县农业农村局
公开目录: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补贴
发布日期: 2021-07-05

一、重点任务

2021年全县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总资金55万元,根据市农业农村局分配的培训任务数量,结合市对县乡村振兴工作考核要求,2021年,全县需培育高素质农民211人。围绕保供、创新、改革等重点任务,以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带头人为重点,加快培养各类乡村振兴带头人。聚焦保障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供给。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围绕小麦、甘薯、花生、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开展良种推广、防灾减灾、科学施肥用药、低碳绿色生产等技术培训,提升种植管理水平,促进粮食丰收。围绕耕地质量提升,加强节水灌溉、土壤培肥改良、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培训,增强农民保护耕地意识,提升和改善耕地质量。围绕粮食作物机收减损,加强农机手操作技能培训,提高驾驶操作和安全使用水平,促进丰产丰收。大力促进返乡入乡创业创新。重点面向退役军人,以农业农村发展形势、产业格局、乡风民俗等为重点,帮助其补齐农业农村知识短板,了解掌握“三农”政策,厚植知农爱农情怀,更好地融入乡村,带动农业产业发展,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围绕实施乡村振兴“三步走”,以强力打造长三角中心城市农产品供应基地为导向,以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农产品质量安全、“物联网+”智慧农业、对外贸易、产业化联合体打造等为内容,开展农业产业领军人才培养,提升农业农村产业发展农民企业家创业展业能力。

二、实施内容

(一)分层分类开展培训。继续按省、市、县分层分类开展。其中:省级培训26人,由省农广校承担,重点开展各类带头人示范性培训;市级培训32人,由市级农民培训机构会同退役军人事务局、妇联、浙大山东农研院等部门共同组织,重点开展退役军人、高素质女农民、长三角城市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带头人创新创业等专题培训;县级培训153人,由市县两级农民培训机构承担,开设骨干农机手、粮油、农资经营三个培训专业。

(二)精准遴选培育对象。培训对象须18-60周岁,身体健康,诚信守法,爱国敬业,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正在县域内从事或有意愿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务农农民和返乡入乡创新创业者。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手段,加大高素质农民培训宣传力度,让有愿望参加培训的农民应知尽知。各镇街和相关部门要深入开展宣传发动,认真做好培育对象的遴选工作,切实把有需求、有基础、愿学、能学的农民列为培训对象。县农业农村局负责骨干农机手和长三角城市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带头人两类学员的遴选工作,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妇联分别负责退役军人、高素质女农民学员的遴选工作,其他学员由镇街组织遴选,全县高素质农民培训招生任务分配详见附件3。

(三)创新培育内容与模式。顺应农民的新期盼、新需求,开展集种植、加工、销售、品牌、物流、管理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培训,同时将转基因科普、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内容纳入培训计划。要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农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坚持“理论与实践”“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综合采用课堂教学、实习实践、线上培训、案例观摩等多种培训形式,加大“走出去”培训力度,实地学习外市先进典型和模式。充分发挥好县域内优质教育培训资源,依托农民田间学校、实训基地及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企业、家庭示范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平台,积极开设田间课堂,拓展实训领域,提高实习实践在培训中的比重。加大在线教学力度,用好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山东省农民线上教育培训系统等现有在线学习平台,跟踪服务阶段利用天天学农平台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线上学习,真正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高培训针对性和质量效果。

(四)注重农民教育培训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主体力量作用,积极开展摸底调查、组织实施、系统管理、项目指导等工作,协助做好监督管理、绩效评价等工作。继续推进培训基地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把技术培训与生产周期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学以致用、教学相长。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遴选优化农民教育培训讲师团成员,巩固管理者队伍,增强统筹协调、组织管理、教学教研、开拓创新能力。加强线上线下课程开发和规范化建设,将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大政方针、农业产业发展形势趋势、农业安全生产、农担融资及小微企业创新创业扶持政策等纳入培训课程。支持发挥农村“土专家”“田秀才”“传统艺人”的作用,探索“师傅带徒”培养模式,有效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五)持续跟踪服务、加大人才培养服务保障。强化训后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持续跟踪农民训后产业发展,开展政策宣讲、项目推介、技术指导等延伸服务。加强与金融部门沟通协调,积极对接金融信贷,鼓励农业信贷担保公司面向农民开展符合规定的信用贷款担保业务,支持农商银行面向农民开展相关信贷业务,帮助农民解决产业发展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指导农民专业技术协会、产业联盟等发挥作用,帮助农民抱团发展、协作发展、互补发展。支持并组织高素质农民参加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展览展示、创业创新项目路演、专业技能大赛等活动,搭建交流平台,促进互学互助。

三、实施步骤

(一)2021年7月底前:开展培训需求专题调研;深入宣传发动;全面组织招生;确定培育对象、培训用品、师资、培训基地等,做好开班准备。

(二)2021年8—12月:组织开展各层各类培训,完成线上评价。

(三)2022年1—6月:开展训后技术指导、跟踪服务,组织学员线上学习等。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