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沭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简体 繁体
智能问答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数据开放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规划计划>>五年规划>>“十一五”规划>>专项规划>>正文
临沭县商务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2005-08-25    点击数:  
 索引号  linshuxianswj/2021-0000089  公开目录  公开目录
 发布机构  临沭县商务局  发布日期  2005-08-2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标题  临沭县商务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索引号: linshuxianswj/2021-0000089
发布机构: 临沭县商务局
公开目录: 专项规划
发布日期: 2005-08-25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全面履行入世承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县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必须紧密结合我县实际,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突出重点,全方位、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从而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十五”期间全县对外经贸发展回顾

“十五”以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对外开放政策,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改革促开放,以开放促发展,始终坚持把对外经贸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亮点,积极应对入世和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齐心协力,奋力开拓,对外经贸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

1、对外贸易迈上新台阶。“十五”以来,我县外贸连年大幅度增长,累计实现出口总额2.4亿美元。2004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2543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0.5%,其中出口完成948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5%,是2000年的6.9倍,2004年出口绝对额占全市第4位。形成了以条柳编、木质板材、脱水蔬菜、五金机械、化工产品五大类重点出口商品。出口群体不断壮大,全县有进出口经营资格的企业发展到140多家,有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70家,出口过百万美元的19家,其中过1000万美元的2家。

2、利用外资快速增长。“十五”以来全县累计合同利用外资207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09万美元。04年全县新批外商投资企业20家,合同利用外资387万美元,同比增长-68.6%;实际利用外资465万美元,同比增长227.5%。实际利用外资绝对额占全市11名。共有美国、日本、韩国、德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埃及、台湾、香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来我县投资,以美国、香港、韩国最多。香港、韩国的客商主要投资工艺品和脱水蔬菜行业,美国的客商主要投资复混肥行业。

3、经济园区建设实现新进展。把沂蒙创业园作为拉动县域加快发展的重要载体,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以环境建设为保障,促进了园区建设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实现了超常规发展。特别是在国家宏观调控、土地政策趋紧的大环境下,由于我们对政策吃得透、把得准、执行严,园区能够得到保留并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园区开发面积达4平方公里,已有42家企业,48个项目落户园区,其中千万元以上的项目16个,总投资额达20多亿元,已正式投产的企业31家。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4.3亿元,利税2.2亿元。

总的看,“十五”期间是我县对外经贸发展最快最好的一个时期,各项工作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事业的发展。这主要得益于:

一是领导重视,强化目标责任制。“十五”以来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对外开放和外经贸工作,明确提出外经贸工作是全县经济工作的“第一亮点”,各级都把对外经贸放在突出位置,常抓不懈。全县调整充实了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外经贸工作责任状,健全了领导联系重点出口企业和重点利用外资项目制度,对全县对外经贸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二是政策扶持,优化环境建设。制定出台了《招商引资工作意见》和《外经贸考核奖励实施办法》,在招商引资和外经贸工作中得到了全面贯彻落实,各涉外部门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方式,简化办事程序,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实施“阳光政务”和“绿色通道工程”,建立了外商投资全程服务网络。在不断改善软环境的同时,大力发展外经贸硬环境建设。

三是培植载体,构筑发展平台。为了弥补内陆地区外经贸发展的诸多限制因素,加快平台和载体建设,2002年开始集全县之力,规划建设了沂蒙创业园区,在园区建设中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招商引资取得了丰硕成果。

四是突出重点,典型带动。突出抓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出口重点抓全记、 美艺、祥兴、金柳、兴大、东盛等重点出口创汇大户,利用外资重点抓实际外资到位。出口商品,重点抓脱水蔬菜、条柳编、木制品、五金、化工五大类商品。

五是部门联动,形成强大合力。按照政府提速的要求,外经贸、财政、国税、国土、外管、金融等部门进一步优化服务,提高效率,适应新形势,克服新困难,纷纷出台了鼓励外经贸发展的措施,全县上下已经形成了加快对外经贸发展的浓厚氛围。

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县对外开放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对外经贸的发展与我县的经济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很不相称,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突出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环境还不理想。贸易、投资环境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不强,保障开放的地方性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对开放型经济管理、服务质量不高,对外开放的整体合力未充分发挥出来。

二是外经贸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我县出口产品中仍以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多数为初级产品、粗加工、低附加值产品,深加工、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小,尤其是五金化工产品比重低。加工贸易比重低,发展慢,档次低,不足1%,与全市先进地区比还有较大差距。利用外资项目中,小项目、一般加工项目多,大项目、高新技术项目少。

三是乡镇发展不平衡。2004年郑山镇出口3685万美元、青云镇1623万美元、临沭镇792万美元、南古镇744万美元、大兴镇742万美元、白旄镇312万美元、曹庄镇210万美元、朱苍乡14万美元,其他乡镇为零。

五是外经贸队伍整体素质不够高。我县现有140余家出口企业中,有出口实绩的70家,仅占47%。大多数外经贸企业经营机制不活,综合运筹能力不强,生产规模小,贸易方式单一;懂经营、善管理、精通外经贸的人才缺乏。企业整体素质尚不具备与国际经济接轨的水平和能力。

二、“十一五”期间对外经贸发展面临的环境

从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趋势和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快的形势看,“十一五”期间机遇和挑战并存,我县对外经贸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一是世界经济复苏,全球产业转移和全球贸易规模继续扩大。目前世界经济摆脱了持续多年的疲弱态势,经济复苏步伐明显加快。世界经济的好转带动了国际贸易的增长,全球制造业全面扩张,跨国投资进一步加快,国际并购市场重新活跃和跨国贸易迅速增长等因素使全球制造业出现少有的良好发展势头。全球货物贸易量快速增长,服务贸易发展前景广阔。联合国贸发会议认为,全球外国直接投资在经历连续3年的下滑后,已逐步走出低谷。随着当前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趋势的加强,世界三大经济体和全球500强跨国公司以及东南亚的许多企业,近年来出现将生产基地迁往我国,特别日本、韩国企业,向山东投资办厂的步伐不断加快。预计“十一五”期间世界经济将延续目前的增长态势,并有望迎来新一轮的温和增长。从主要国家和地区看,美国经济将继续引领世界经济的增长,日本经济形势继续改善,亚洲经济已由日韩主导转变为中国因素拉动。与此同时,随着“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招商引资转向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型项目,南方发达省份劳动密集型利用外资项目向长江以北地区转移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这都为我县扩大利用外资、开拓国际市场拓展了空间,为我县加快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

二是入世后过渡期对外开放全面提速。从2005年1月1日到2007年7月1日,我国入世进入“后过渡期”,一些敏感领域将结束保护,关税总水平降至9.9%,所有非关税措施都将取消,市场开放的力度和范围将明显超过前三年。

三是国内宏观经济环境进一步改善。近年来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取得重要成果,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民经济步入新的快速增长周期,电力、交通、市场、劳动力等综合优势进一步显现,我国还将是吸引全球性产业转移的重要投资地。

四是我县对外经贸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夯实。脱水蔬菜、草柳编已经成为我县出口的主要商品,机械、化工产品的出口正在复苏;实施“走出去”战略,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不断取得突破;全民招商氛围已经形成,通过开展一系列招商活动,我县已签约了一批外资项目,对日韩招商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工业园区建设跃上新台阶,被批准为国家级经济园区。以全省科学发展观现场会在临沂的召开,我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对外经贸,扶持政策和工作措施必将进一步强化。这一切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县对外经贸的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县的外经贸发展也将面对一系列严峻挑战:

(一)全球经济增长还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石油高价位波动,美元贬值,初级产品价格上涨削弱了经济复苏势头。国际恐怖主义及其他因素也将影响世界经济发展前景。

(二)国际贸易摩擦更加突出。贸易摩擦日益加剧与我国入世以来的巨大成绩相伴而至,越来越多的国家将采用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WT0规则允许的救济手段来保护本国产业的利益,对我国出口产品提起反倾销诉讼以及以技术标准、检验检疫措施、知识产权保护、环保和劳工标准等种类繁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将有增无减。这对于我县的农产品以及今后的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低附加值的出口商品来说,提出了严峻挑战。

(三)地区竞争更加激烈。许多国家纷纷出台优惠政策,放宽外资准入,尤其是周边国家和地区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我县周边地市如济宁、日照以及江苏徐州、连云港等地发展速度加快,在产业配套能力、投资综合环境等方面的优势不断增强,对我县构成很大压力,不进则退,发展慢了也是退。

总的看,“十一五”期间,我县外经贸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下大力气探索新的发展路子,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在思想理念、发展战略、增长方式、管理模式等方面实现战略性转变。

三、“十一五’’全县对外经贸发展目标

(一)“十一五”期间,我县对外经贸发展的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种、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突出重点,全方位、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为主线,以“增势不减、位次前移、培育特色”为基本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措施,在利用外资、加工贸易、外经合作、园区建设等方面实现新的跨越,推动全县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十一五”期间,对外经贸发展的预期目标

1、对外贸易。“十一五”期间全县累计进出口总额16.3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10.3亿美元,年均递增31%。到2010年底,出口实现3.2亿美元(出口额以05年8500万美元为基数,进口额以05年5000万美元为基数),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达到27%,其中加工贸易出口占全县出口的5%。年出口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10家。

2、利用外资。“十一五”期间,全县累计实际利用外资5878万美元,年均递增30%,到2010年末达1856万美元(以05年500万美元为基数)。

3、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十一五”期间,全县累计到国外设立公司或办事处的企业达到5家。

4、招商引资。“十一五”期间,全县累计招商引资182.3亿元,年均递增30%,到2010年末达到53亿元(以04年11亿元为基数)。

到“十一五”末,力争“三外”主要指标绝对额在全市提升1-2个位次。

四、“十一五”期间我县对外经贸发展重点

(一)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加快利用外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抓住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引导外资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我县五金机械、纺织服装、化工等传统产业,高起点兴办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项目,形成加工出口聚集带。引导外资投向农业综合开发、绿色有机食品、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等领域,发展产业化农业和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的出口型农业。在建筑、房地产、教育、医疗、广告、信息咨询、物业管理等服务业领域,加快吸收外商投资步伐,推动我县在城建、供水、供气、供热、公共交通、垃圾处理等领域采用BOT、TOT、特许经营权、收益权转让等方式引进外资。

突出吸收外资的重点国别、地区和重点目标。对香港、台湾、韩国、日本招商引资要面向整个制造业领域,大中小项目一起上,承接其产业转移。对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以吸引大财团为重点,积极引进出口导向型项目、基础设施项目和商贸物流服务业项目。对欧美国家,重点突出跨国公司,引进高科技项目、资金技术密集型项目和产业转移项目。重点推进大中型企业与跨国公司建立“战略联盟”和多种形式的战略合作框架。对跨国公司投资项目在土地、人才引进、生产配套条件、通关服务、减税让利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吸引跨国公司在我县设立生产基地、研发中心以及采购中心。对引进世界500强、国际财团投资落户大项目的予以重奖。

大力推动企业利用外资。鼓励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加快引进国外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更好地发挥沂蒙创业园区的集聚效应、带动作用和企业孵化器的培育功能。积极吸引跨国公司来我县设立研发机构,鼓励现有外商投资企业增资扩股追加外资。

加快境外上市利用外资步伐。加强与境外上市中介机构的联系,积极举办境外上市业务培训班,大力推动金沂蒙、金正大、常林集团企业境外上市,争取到2010年我县境外上市企业累计达到3家。

不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建立政府为指导、企业为主体、中介组织和专业队伍为依托的招商新机制。坚持走大团队与小分队招商结合,以小分队招商为主;综合招商与专业招商结合,以专业招商为主;全民招商与专聘队伍招商结合,以专聘队伍招商为主;境内招商与境外招商结合,以境外招商为主;境外全方位招商与重点区域招商结合,以重点区域招商为主的路子。适应国际经贸发展新形势,拓宽网络招商渠道。精心策划组织好在境外举办的重要经贸招商活动。加强对外联络,根据对外开放的发展和临沭的实际情况,适时在港澳、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设立招商引资办事机构。

(二)、发挥优势,培育特色,转变外贸增长方式。

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广泛深入开展国际市场开拓年活动,把一大批有出口潜力的企业推向国际市场,让一大批中小企业走出国门,每年要组织1-2次国际市场开拓活动,把3-5家企业带到国际市场上去。深度开发欧美、日韩、香港等传统市场,大力拓展中东、非洲、俄罗斯及东欧、东盟、拉美等新兴市场。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是我县扩大出口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要在巩固传统优势产品出口的基础上,不断扩大机电产品、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培植独具特色的创汇农业,重点发展柳编、蔬菜两大类农产品出口。要加强基地建设,全面实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保证出口食品安全,完善农产品出口各个环节的质量监控、检验体系和监测体系,建立农产品出口预警机制,增强国际市场应变能力。引导企业加快新产品开发,引进精优特品种,提高农产品的精深加工,积极鼓励企业搞好绿色环保国际认证,促进农产品出口再上新台阶。以扩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为突破口,改造现有机电产品出口企业,促进上规模、上水平,同时通过积极引进机电产业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外资项目,提升机电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扩大出口规模。整合出口机电产品,发展以小成套设备、小机械产品、小五金工具和大型工程机械出口,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要大力扶持高新技术出口企业,通过积极引进技术,促进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力争到2010年末,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所占比重达到40%。

突破加工贸易。充分发挥劳动力和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开展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要把加工贸易的招商引资作为突破加工贸易的首要任务抓紧抓好,要扶持带动性强、协作配套型、产业链长的龙头项目,带动关联企业发展加工贸易,增加加工贸易队伍数量。要把加工贸易同园区建设结合起来,降低商务成本。大力发展机电产品的加工贸易,承接国际产业的转移,推进一般贸易向加工贸易转化。

培植出口群体和创汇大户。要继续发挥群体优势,发展壮大出口队伍,使更多有出口潜力的企业获得进出口资格。努力培育出口创汇大户,发挥重点出口企业的典型带动作用,使之成为拉动出口增长的骨干力量。

条柳编行业:以全记、金柳、祥兴、美艺等重点出口企业为龙头,进一步扩大种植、加工、销售规模,力争到2010年实现自营出口8500万美元,平均增长9%(预计05年5500万美元)。

食品行业:以兴大、东盛、大圣为龙头,加大技改投入,不断开发新产品,重点发展真空冷冻、保鲜、活性肽、绿色食品,提高产品档次,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力争到2010年实现自营出口8000万美元,平均增长27%(预计05年2400万美元)

五金机械行业:以常林集团、金星集团为龙头,重点开发筑路机械、新型农业机械、精密铸件、新型车牌号、室内装饰机具、新型索具、航海滑轮、合金钢管等产品,力争到2010年实现自营出口7800万美元。(主要依靠常林ACL精密铸造)

化工行业:以金沂蒙集团、信科环化、金正大、史丹利为龙头,重点向精细化工和新型肥料方向发展。力争到2010年末,化工产品出口5000万美元,肥料产品出口有重大突破。

纺织品和碳化硅行业:纺织品以宏联纺织、新联纺织、日月纺织为龙头,碳化硅以正宇碳化硅、山田研磨材、东升碳化硅为龙头,加大技改投入,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加大国际市场的开拓力度,力争“十一五”期间,这两个行业的出口有重大突破。

健全进出口服务平台和体系。加快中介咨询等服务的发展,发展条柳编协会、复混肥协会、磨料协会,形成重点商品的促进服务体系,促进重点商品的扩大出口。

(三)扩大队伍,培育品牌,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

努力扩大外经队伍。要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注重发挥比较优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优化经营主体结构,积极鼓励和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申请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签约权,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新格局。

积极培育“沂蒙”外派劳务品牌。以国家、省、市外派劳务基地为基础,以外派劳务中心为抓手,把劳动力资源的培育、开发与国际承包劳务市场的需求结合起来,争创“沂蒙”外派劳务品牌。有针对性地按照国际行业的技术要求进行技能和外语培训,逐步建立适应国际劳务市场需求,与教育、劳动和职业培训系统相沟通的外派劳务培训体系,建立多种类型的外派劳务人员后备队伍,培植外派劳务资源,特别是高端劳务资源,争取境外劳务输出有重大突破。

(四)培植龙头,分类指导,加快经济园区建设步伐。

强化龙头建设,培育特色园区。首先科学规划布局园区。园区规划要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起来,按照“高起点、前瞻性、整体性、特色浓”的原则,确保当前需要和长远目标的协调统一,实行工业区、商贸区、生活区、文化区等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功能配套,资源共享,促进各类生产要素的高度聚集,形成区域效应。园区建设要更加注重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更加注重引进技术和开发创新,更加注重项目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二是突出沂蒙创业园区在扩大招商引资和出口创汇的龙头作用。加快园区建设步伐,努力打造基础设施、产业、人才、体制、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三是园区要突出特色,搞好相互配套,以产业为纽带,以配套促聚集,形成不同规模的产业群体,逐步形成梯次递进、产业互补、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突出园区建设的工作重点。抓住全球特别是日韩产业转移加速的机遇,坚持以提高吸收外资质量为主,以外资带动内资,以发展现代制造业为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附加值服务业,成为新一轮全球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的承接地和重要载体。鼓励在区内企业延长产业链条,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改善出口产品结构,促进出口产品转型升级。

加强对园区的分类指导。进一步完善创业服务中心和孵化器功能,着力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能力。根据省政府的部署,创建一处“日本工业园”和一处“韩国工业园”,在承接日韩产业转移上下功夫,在全县经济发展中发挥外向带动作用。鼓励园区内的企业按照企业自身的特点和产业优势,搞好企业园区建设,形成自己的特色。

五、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了对外开放的效果和水平。一是要破除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发扬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精神,抢抓机遇,用好机遇。二是破除传统思维的制约,超越孤立地抓外经外贸的视角,站在世界经济大潮的前沿审时度势,从提高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高度进行定位,全面自觉地参与和推动经济国际化进程。三是破除狭隘的地域限制和自满情绪,认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正视自身的问题和不足,强化危机意识,增强扩大对外开放紧迫感和使命感。四是破除旧有经验的束缚,学习新知识,应用新技术,掌握新手段,跟上知识经济发展的潮流,以科学的态度、严谨的思路推动经济国际化进程。

(二)不断完善对外开放扶持政策。

建立长期有效的政策激励机制,充分利用好国家和省、市支持外经贸发展的各项政策,切实落实和完善市县两级鼓励开放的政策措施。加大对外经贸发展的投入,设立鼓励外经贸发展基金,用于对招商引资、开拓国际市场、加工贸易和实施“走出去”进行奖励和资助,发展基金的增加要同外经贸主要指标增长相适应,加大对招商引资、外贸出口和外经工作的奖励表彰力度,提高政府补助资金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加大金融对外贸企业特别是名牌出口产品企业、产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土地政策,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优先保证国家、省、市重点项目、国家产业政策鼓励发展的项目和有利于我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利用外资项目建设用地。

(三)完善优质、高效、全方位的服务环境。

加快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服务体系,各级实行政务公开制度,公开政策法规、公开办事内容、公开服务程序、公开办事人员职责,办理行政管理事务规定具体办结时限。改进、规范、推广对企业审批、注册、税收等“一条龙、一站式”服务经验,简化审批手续和环节,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推行外商对政府部门评议制度,推进政府部门依法行政、依法经营。

(四)建立适应经济国际化的人才平台。

高度重视国内外各类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特别是行政管理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高新技术人才、国际经贸和国际金融人才、外语人才,努力营造“引得进、出得来、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环境。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外经贸人才队伍。外来投资企业业主、技术管理人员及其家属、子女凭有效证件,在长期居留、入学、升学、参军、就医、技术职称评定、社会保障、报考国家公务员等方面,享受本地居民同等待遇。

(五)加强协调联动,增强整体合力。

一是强化领导。县对外开放领导小组,对全县经济国际化战略实施进行宏观指导,协调解决战略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研究制定重大政策。各级党委政府始终不渝地把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摆上主要领导工作的议事日程。建立健全严格的考核奖励机制。把完成外经贸的主要指标作为考核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主要内容,列入乡镇考核的重要指标,加大奖励力度,对为对外开放作出突出贡献的破格提拔使用。二强化协作制度。建立对外开放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各个职能部门之间、部门与企业之间的相互了解与沟通,紧密配合,齐抓共管。充分发挥社团、民间组织、商会、协会的作用,努力寻求港澳台同胞、华人华侨、驻外使馆和友好城市的支持。三是强化宣传力度。通过各种社会传播媒体,采取各种有效形式,广泛宣传,使全县上上下下对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形成共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经济国际化事业的良好氛围。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