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沭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简体 繁体
智能问答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数据开放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规划计划>>五年规划>>“十三五”规划>>专项规划>>正文
临沭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
2016-04-28    点击数:  
 索引号  linshuxianwhgdxwcbj/2020-0000047  公开目录  公开目录
 发布机构  临沭县文化和旅游局  发布日期  2016-04-2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标题  临沭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
索引号: linshuxianwhgdxwcbj/2020-0000047
发布机构: 临沭县文化和旅游局
公开目录: 专项规划
发布日期: 2016-04-28

“十三五”期间是临沭实现跨越发展目标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文化发展的外部环境将进一步优化,投入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和消费不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能力、文化产业的规模和竞争力都将得到有效提升。按照“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和建设山东文化强省的总体要求,结合我县文化现状与发展的需要,制定本规划。

一、“十三五”文化发展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创新力,扩大文化影响力,大力推进文化大市建设。坚持以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中心,以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发展文化产业为突破口,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增强活力,壮大实力,推动全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跃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

(二)方针原则。——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相协调的原则。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充分认识文化在经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管理,促进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努力办好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极扶持健康向上的主流文化,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充分认识文化的经济属性,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着力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

——改革创新和继承借鉴相衔接的原则。继承弘扬优秀的民族和地方文化传统,充分挖掘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广泛吸收和借鉴优秀的外来文化成果,建设富有时代精神、地方特色的新时期的临沭文化,实现古代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交相辉映。

到2020年,我县文化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深入人心,人民群众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显著提升;具有临沭地方特色、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不断涌现,临沭地域文化的影响力显著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健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文化产业快速增长,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更加完善,文化发展活力显著提升;基层文化人才队伍日益壮大,文化发展的保障能力显著提升,着力打造历史文化、民间文化、红色文化、旅游文化、产业文化、现代文化品牌,形成独具特色的临沭地域文化,文化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居全市前列,建设成为山东省文化强县。

二、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3.深入实施理论武装工程。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突出领导干部这个重点,进一步强化党委理论中心组的学习,利用党校、行政学校等学习阵地,组织开展读书会、理论研讨、高层报告、专题调研、周末大讲堂、网上在线学习,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以领导干部、领导班子带头学习、带动学习争创学习型党组织主题学习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学习型党员、学习型干部、学习型职工和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会创建活动,丰富学习内容、改进学习形式、创新学习手段、强化学习考核,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开展全民读书活动,建设学习型社会。紧密联系实际,针对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广泛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理论宣讲等活动,进一步增强理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建设好社会科学专家人才库。设立重大课题研究引导资金,组织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重大战略部署,开展对策性、应用性研究,推出一批有价值的优秀研究成果,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大力弘扬沂蒙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沂蒙精神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集中体现。认真组织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施纲要》,以弘扬沂蒙精神为主线,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充分发挥滨海红色文化纪念园、新华社山东分社旧址、滨海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作用,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形势政策、国情县情、群众路线教育,进一步坚定广大干部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加强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迸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注重培育具有背代特征的各类先进典型,用典型体现沂蒙精神的时代内涵,把弘扬沂蒙精神具体化、形象化,使沂象精神不断发扬光大,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5.积极推进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大力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积极开展道德模范、公民道德基本行为规范40则学习宣传活动,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进一步形成积极健康、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切实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建设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道德教育网络。开展“美德少年”评先等活动,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突出抓好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深入推进诚信临沭建设。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6.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完善创城工作机构。积极开展“讲文明、树新风”和“做一个文明临沭人”主题实践活动,深化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创建。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全民化、经常化、规范化。扎实推进乡村文明行动,广泛开展文明集市、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深化城乡文明牵手共建活动。广泛开展军民警民共建,动员各级各类文明单位与农村结对帮扶,形成城乡互动、城乡共创精神文明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升城乡文明水平。

三、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7.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以广犬群众为服务对象,以保障基本文化权益为目的,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结构合理、功能健全、实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县城重点实施在北城区规划建设新的“三馆一城”(县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和数字影视城)文化中心、景观式广播电视发射塔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项目。深入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扩大覆盖、消除盲点、提高标准、改进管理。加大镇街综合文化站、文化广场、衬级文化大院、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站点、公共电子阅览室等文化载体建设力度,纳入城乡规划建设,形成15 - 2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推动有线广播电视由“村村通”向“户户通”延伸,有线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到99%以上。实施广电低保惠民工程;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确保享受低保的群众能够免费收听收看到中央、省、市、县主要广播电视节目。农村公益电影放映要确保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积极推动数字化放映。农家书屋建设要加快实现全县行政村全覆盖。大力推进城乡基层阅报栏(屏)、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数字图书馆和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积极推动电影院线、演出院线向基层延伸,鼓励、扶持演艺团体深入基层演出,逐步做到一村一年一场戏。推动媒体办好农村版和农村频率频道,做好主要党报党刊在农村基层发行和赠阅工作。机关企事业单位要全面加强文化建设,普遍树立核心文化理念,广泛建立文化活动载体。积极建设旅游观光企业,努力打造企业文化品牌。加快对现有文化设施的完善提升,基本形成以县城为核心,链接各镇街,辐射村居、社区的文化设施体系。县级文化馆、图书馆达到国家二级馆以上标准,改造提升县城一院多厅数字影院。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税收减免等措施,鼓励各类文化企业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支持社会组织、机构、个人捐赠和兴办公益性文化事业,引导文化非营利机构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

8.切实改善公共文化管理和服务。坚持建设、管理、使用并重,制定实施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办法,探索创新公共文化管理服务模式,积极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性文化设施管理。积极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活动,推进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纪念馆、工人文化宫、青少年宫、镇街综合文化站等向社会免费开放。完善面向残疾人、未成年久、老年人、城乡低收入人员、进城务工人员等的公共文化服务。统筹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和。青少年、老年活动场所规划建设,综合利用、共建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公盏性文一化单位的社会效益。充分发挥县青少年科技馆的教育示范作用,培养青少年崇尚旧然、热爱科学、爱好创造发明的良好习惯。深入开展群众性交化体育活动,产泛开展爽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技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广场文化艺术节、民间秧歌会等活动,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9.积极发展现代传播体系。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重点网站建设,加快完善采编、发行、播发存储系统,加快数字化转型,进一步提升技术水平和竞争实力。加强文化传播渠道建设,规范市场秩序,保证信息安全。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建设新媒体集成播控平台和多媒体综合服务平台,强化播出内容和传输安全管理,建设覆盖城乡、双向互动、高清有线电视网络,大力发展以视频为核心的广播电视综合业务,着力探索“三网”融合形势下业务发展新路子。积极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交互式,网络广播影视、数字多媒体广播,抢占新型媒体阵地。鼓励文化企业以组建传媒集团、物流联盟、电影院线、演艺联盟等形式,加快构建技术先进、传播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传播体系。

10.积极弘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开展临沭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普及活动,推动优秀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迸学校、进课堂,鼓励中小学开设书法、绘画、传统工艺课,适当增加传统经典范文、诗词在教学中的比重。正确处理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关系,搞好各类文他资源整合,充分发挥文化资源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搞好文物保护,建设示范性文物保护园区,加强古街、古村、古镇的保护和地质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完善普查建档制度、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制度,规划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传承基地、历史名人文化产业园,规划实施冠山东夷文化园建设项目。加强临沭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整理和编辑出版,加强对临沭民间传统艺术、技艺的挖掘研究、传承保护和推介演示。充分挖掘整合草柳编、打花棍、扑蝴蝶等民俗文化资源,规划建设知青文化、民俗文化博物馆。积极培育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艺院团,编创一批思想内容健康、体现时代特点、适合群众需求的优秀剧目,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活动。

11.加大对文化事业发展的投入。坚持政府主导,建立健全同财政收入相匹配、同群众文化需求相适应的公共文化投入保障机制,保证财政对公共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提高文化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主要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项目、公益性文化活动纳入公共财政经常性预算。县、镇财政部门要进一步明确“两馆一站”(县文化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公益性文化单位性质,按照“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原则,以免费开放为契机,研究建立“两馆一站”的经费保持长效机制,保证免费开放后正常运转并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免费开放后,“两馆一站”基本支出以及开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支出由县、镇财政部门按标准予以保障,纳入年初财政预算,并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逐年增加。各级政府要安排资金用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文艺创作生产和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各级彩票公益金用于文化事业比重,保证一定数量的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用于镇、村文化建设。设立艺术创作专项资金和专项艺术基金。县、镇两级设立农村文化事业建设资金,并把支持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创建文明城市基本指标。对于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建设、重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重要公益文化活动、农村文化建设、重要文物考古发掘等,分别设立财政专项经费或资金。抓住我县参照执行中部地区有关政策的机遇,积极做好与中央、省、市有关部门的对接沟通,争取更多的资金用于文化事业发展。

四、加快振兴发展文化产业

12.发展重点文化产业。按照布局科学、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要求,不断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布局。①文化旅游业6加强历史文化资源和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全力打造以冠山东夷文化园等历史文化景点为龙头的“历史文化游”、以滨海红色文化纪念园等为龙头的“红色文化游”、以苍马山和冠山风景区、沭河古道风景区为龙头的1‘‘生态休闲游”、以丹霞地貌为代表的.“地质文化游”等文化旅游品牌。不断扩大“钻石之.乡’’、苍马山庙会、柳毅庙会等节庆文化品牌,发展民裕文化游。②网络和动漫服务业。大力推进互联网普及应用,加快发展网络信息服务、数字产品开发、网络游戏、手机游戏等网络增值业务。积极引进动漫创意企业,推动网络动漫企业产品研发和市场运营,提升企业竞争力。鼓励动漫企业开展多形式、全方位的合作,加强动漫衍生产品开发,尽快形成动漫游戏产品生产、输出和转化的产业链。③文化演艺业。增强艺术创新和市场开拓能力,培育壮大演艺业主体,鼓励发展民间文艺团体;积极培育演出市场中介机构、文化演艺公司,加强演艺经纪人队伍建设,构建演戡协作网络,畅通演艺产品进入市场的渠道,激发演艺业发展活力和动力。④文化博览业。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大力发展文化博览业。重点规划建设县博物馆、提升柳编文化艺术馆等一批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标志性文化博览场馆。⑤出版印刷发行业。大力发展图书、报纸等传统出版印刷物,加快发展电子书、网络出版物、手机报等新型数字出版物。构建出版物流配送体系,逐步形成网点设置合理、结构优化、覆盖城乡的出版物发行网络。大力发展包装印刷、彩色印刷、数字印刷等产品类型,提升印刷集散地的专业化水平和对外影响力。⑥广播影视业。加强与省内外知名影视制作和发行机构合作,扩太影视、制作、发行、播映及其衍生产品的开发,积极发展新媒体业务。重点打造一批反映临沭历史文化、地域风情、社会发展的影视、动漫、戏剧等精品力作,扩大二临沭文化的影响力。扶持县电影公司发展,鼓劢其加入全国数字院线。大力推进有线电视进村入户,加快数字电视推广和普及。⑦工艺美术业。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培育发展柳编、石雕、酿造、雕塑、木刻、剪纸等传统手工艺,做大做强柳编等农村文化产业,打造临沭特色民间艺术品牌。坚持走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发展道路,推动临沭文化艺术市场,画材、工艺礼品、玩具、旅游用品等生产基地建设。加强手工艺品生产的艺术指导和市场推广,建立文化产品合作创新机制。⑧休闲娱乐业。发展设施先进、内容丰富、安全时尚的综合性游乐项目。搞好现代科技与文化内涵的有机结合,引导各类企业参与文化项目建设,改造提升苍源河文化公园、常林文化园,规划建设史丹利文化公园。鼓励KTV、茶社、棋牌室、健身馆和歌舞娱乐等进行连锁经营,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营档次。推动休闲娱乐业与旅游业、演艺业、影视业、餐饮业等相关产业融合,提升休闲娱乐的文化品位,拓宽发展空间。

13.培育壮大骨干文化企业。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培植龙头骨干。培育扶持重点文化企业面向市场做大做强,发展壮大。加快发展“专、精、特、新”的中小文化企业。鼓励引导有实力的文化企业进行兼并重组,上市融资。通过积极的产业政策和有序的市场运作,加快发展一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培植一批高’附加值、集约型的文化企业,建设一批文化产业基地、示范园区和特色文化产业群。重点打造中国柳编之都、中华特色工艺品园区、滨海文化纪念园区、包装装潢园送、科技创新研炭区。在中心城区建设特泡文化街区。加快核心层文化产业发展壮大,积极推进媒体传播、出版发行、文化旅游、文艺演出、文化娱乐、文化体育、文博会展、文艺产品制造、民间工艺和文化信息服务等重点产业,大力培育互联网、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兴文化产业项目。以建设文化产业园和文化产业项目基地为切入点,加强对大项目的统筹规划,坚持标准,突出特色,促进各种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分工。以老城区为依托,规划建设临沭文化艺术市场,开设美术字画、陶瓷奇石、金银玉器、雕刻雕塑、民间艺术品等经营区域,并逐步扩大艺术嚣种和市场规模,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专业市场。以北城区为依托,建设现代文化展示区。以经济开发区和滨海开发区为依托,建设工业文化产品示范区。以东盘石材等重点产业为基础,大力发展石雕石刻业,扩大企业规模,完善产业配套,加速产业集聚,不断增强市场开拓和竞争能力。

14.推动文化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办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着力提高文化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数字技术、数字内容、网络技术和安全播出等核心技术的引进和自主开发,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继续推动文化与旅游、物流、科技、工业制造业、现代农业、金融、体育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与农业融合,建设全国绿色产品基地;加强工业设计,打造自主品牌;加大旅游文化含量,提升交化旅游效益和服务冰平,形成文化乳领经济、经济支持文化、文化经济互动的发展格局。

15.加本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结合上级灾讹产业扶持发展政策,参照文化产业发展先进地区经验做法,尽快修订出台《临沭县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建立扶持发展政策体系。加大财政投入,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金融部门要加大对文化产业发展信贷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向文化领域转移,形成以政府资金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融资格局。新办文化企业及新转企改制文化企业三年内实行免税营业,对产品以出口类为主的文化企业给予一定比例退税补贴,对会展类企业针对会展项目给予适当补偿,文化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项目、文化高新技术企业和文化高新技术项目,享受省级高新技术开发项目政策。工商部门要放低文化企业准入门槛、文化企业名称核准条件、文化企业注册条件,积极支持组建文化企业集团,推动中小型文化企业和文化中介组织发展,引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打造企业商标及产品品牌,加强对文化企业的服务和保护。发改部门要积极争取将更多的文化项目纳入省、市重点项目管理,国土部门要优先安排文化项目落地。对纳入省重点项目的,国土、发改部门要积极争取土地点。住建、规划部门对新建文化项目,按规定适当减免规费。加强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建立科学统计体系,实行文化产业统计月报制度。通过有效措施,确保文化产业增长幅度高于生产总值和服务业增长幅度,文化产业投入增幅高于固定资产投入增幅,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0%以上,使文化产业成为文化强县建设的有力支撑。

五、加强对文化创作生产和新闻舆论引导管理

16.推出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全面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创作生产,实施文艺精品工程,组织文化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创作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反映和美临沭的精品力作,努力实现历史、现代、农村、少儿等题材创作的新突破。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发展振兴地方戏剧、曲艺、歌舞等优秀剧目,创作一批书法、绘画、摄影等艺术精品,继续办好“钻石之乡”广场文化艺术节、筹备举办柳编文化艺术节等重大节庆活动,搞好电视连续剧《柳王》剧本的编写提升和拍摄工作,进一步增强临沭文化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17.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始终坚持党对新闻宣传工作韵领导,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积极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加强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引导,科学解疑释惑,有效凝聚共识。加大对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健全突发公共事孵新闻报道机制,完善党委、政府新闻发言火制疫。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强化新闻媒体社会责任≥严守宣传纪律,规范新闻采编行为,完善新闻从业入员管理机制,坚决杜绝痘假新闻。结合“走基层、一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组织开展“青年记者、编辑下基层”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强化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意识、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

18.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认真贯彻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加强正确引导,净化网络环境,推动互联网科学、健康、有序发展。加强新闻网站和重点商业网站建设,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广泛开展文明网站创建活动,推动文明办网、文明上网。进一步加强互联网管理机构建设,建立和完善管理体制,加大管理投入,提高管理效能。加强互联网宣传队伍建设,提高互联网管理的技术水平。加强互联网基础管理,创新加强网络微博客利用与管理,开展网络治理专项行动。建设完善互联网舆惰采集分析系统和网络文化信息监管平台,及时监控和处置网上反动、淫秽、赌博、诈骗等违法信息,依法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对网吧等公共土网场所的监督管理。各级党政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要积极运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加强与群众交流沟通,不断改进工作。

19.完善文化产品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坚持把遵循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询、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评价文化产品的最高标准,把群众评价、专家评价和市场检验统一起来。加头优秀文化产品推广力度,重点新闻媒体I新闻网站开辫专栏,公共文化场所开辟专门阵地,展演展映展播展览弘扬注旋律:的优秀文化产品。成立县文艺评论家协会,加强文艺理论研究,培养文艺评论骨干,开展积极健康的文艺批评。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奖机制,提高权威性和公信度。加大各类文化资金倾斜力度,支持收藏和推介优秀文化作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维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

六、深化完善文化体制机制

20.全面完善和深化文化单位改革。全面推进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广播电视体制改革。深化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明确服务规范,加强绩效评估考核,探索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完善管人管事管胳产管导向相结合的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严格规范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的审批程序。建立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完善国有文化资产绩效考评办法,将绩效考评结果与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的经费安排、资产配置、经营者收入分配挂钩,确保国有文化资产锞值增值。

21.健全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社会监替、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文化行政部门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推进政事分开、政企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和管办分离,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健金文化市场堆入机制,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严格执行文化资本、家化企业、文化产品市场准入和退出政策。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深入开展“扫黄打非”,严厉打击非法销售、安装、使用地面卫星接收设施行为,查处私设有线电视小前端等违法行为,保证视听传播安全。完善文化市场管理,维护文化市场秩序和文化安全。

22.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大力发展图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影视剧、演出娱乐、书画交易、动漫游戏、文物复制等产品市场,规划建设一批专业文化市场,培育一批大型文化流通企业,构建覆盖城乡、辐射全国的流通网络。扩大文化消费,引导大众化文化产业生产和文化场所建设,培育中、高、低端多样化的二文化消费增长点。加快培育产权、版权、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促进文化产品和要素的合理流动。加强行业组织建设,成立文化产业联合会。

23.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完善和落实文化体制改革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明确责任,落实任务,确保改革单位投入不减少、条件有改善、人才不流失、发展可持续。有关部门要针对文化单位不同特点和文艺人才培育规律,围绕改革人员的分流安置、医疗、养老、离退休待遇和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等关键环节,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创造有利于改革的宽松政策环境。对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有突出贡献特殊人才、德艺双馨艺术名家、濒危稀有剧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团队,制走专门扶持保护政策。对转企改制国有文化单位扶持政策执行期限再延长五年。

七、加快建设高素质的宣传文化人才队伍

24.重视造就高层次文化人才队伍。加快各个层次文化人才的培养和集聚,县重点人才引进计划、优惠政策向宣传文化领域倾斜。建立重大文化项目首席专家制度。加强专业文化工作队伍、文化企业家队伍建设,扶持资助优秀中青年文化人才主持重大课题、领衔重点项目,培养造就一批在全国全省全市有较大影响的拔尖创新人才、专门人才、复合型人才。创新文化人才培养机制,设立临沭文化英才专项资金,积极实施临沭文化英才培养工程,每两年在县内选拔一批有潜力的中青年宣传文化人才进行重点培养;设立常林钻石文艺奖,每两年评选表彰一次;设立文化艺术终身成就奖、德艺双馨奖,每三至五年评选表彰一次,不断壮大与文化强县建设相适应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立全县共享文化人才信息资源库,定期编制和公布文化!人才需求名录。完善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深化职称评审改革,对非公有制文化单位人员评定职称、参与培训、申报项目、表彰奖励同等对待。鼓励和扶持职业学校开办相关专业,鼓励文化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加快培养采编经营复合型人才和文化创意、影视制作、数字动漫、新传媒等技能人才。

25.加强基层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基层宣传文化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完善机构编制、学习培训、待遇保障等政策措施,吸引优秀文化人才服务基层。对基层宣传文化单位工作人员的录用,要在报考专业、考选程序、考试方式、内容设置等环节扎制定专门政策。选派有专长的大学生到基层从事宣传文化工作,鼓励文化体制改革中分流人员到基层文化工作机构工作,推行文化干部双向挂职锻炼。配齐配强镇、街党委宣传委员、宣传干事和乡镇综合文化站长。设立城乡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岗位,对服务期满的高校毕业生报考文化部门公务员实行定向招录。设立宣传文化队伍教育培训专项资金,加强经常性教育培训,力争每三年将全县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培训一遍。重视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乡土文化能人、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鼓励和扶持群众中涌现出的各类文化人才和文化活动积极分子,促进其健康成长、发挥作用。壮大文化志愿者队伍,鼓励专业文化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基层文化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形成专兼结合的基层文化工作队伍。

26.加强改进宣传文化干部管理。党委宣传部作为主管意识形态工作的综合职能部门,负责指导宣传文化系统各部门各单位的工作。党委宣传部主要负责入的调整,要事先征求上级党委宣传郡的意见,对宣传文化系统各部门各单位领导干部的选拔配备,县委组织部、宣传部要严格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根据职责分工,及时加强沟通协调。宣传支化系统中层干部的调整,经组织部问同意,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组织实施,宣传部门可以派犬参功口,结果报组织部门备案。加大对宣传文化干部的交流和实践锻炼力度,进一步推进宣传文化干部的交流任职,有计划的选派宣传文化部门领导干部和工作骨干到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多岗锻炼,丰富阅历,增长才干。

27.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职业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宣传文化工作者要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坚定理想信念,维护意识形态安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先进文化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要注重加强自身修养,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职业道德,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和从业能力。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增强社会责任感,弘扬科学精神,发扬严谨笃学、潜心钻研、淡泊名利、自尊自律的风尚,坚决抵制学术不端、情趣低俗等不良风气。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鼓励文化工作者深入基层一线。文化工作者要相互尊重、平等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营造风清气正、和谐奋进的良好氛围。

八、加强和改进对宣传文化工作的领导

28.强化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政治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加快文化强县建设的重要性,切实把文化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及时研究解决文化改革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把加强文化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经济、政治、社会各领域工作一同研究部署、一同组织实施、一同督促检查。把文化改革发展成效纳入科学发展考核评价体糸,“‘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国“建立文化建设目标责任制,制定文化改革发展工作目标考评细则,加大考评权重,推进文化强县的深入开展。

29.强化文化领域领导班子和党组织建设。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选好配强文化领域各级领导班子,把政治立场坚定、思想理论水平高、熟悉文化工作、善于驾驭意识形态领域复杂局面的干部充实到领导岗位上来。创新文化领域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注重在文化领域优秀人才、先进青年、业务骨干中发展党员,重视从文化工作一线培养选拔干部,加大从优秀宣传文化干部中选任领导干部力度。

30.强化文化建设协调推进机制。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工作体制和工作格局。整合现有宣传思想文化议事协调机构,成立文化强县建设指导委员会及办事机构,加强对文化建设的统一领导和协调。文化领域各部门各单位要自觉贯彻中央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发挥文化建设主力军作用。文联、社联等要创新管理体制、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履行好联络协调服务职能,积极维护文化工作者权益。人大、政协要加强对文化建设的督导视察,积极建言献策。教育、工会、共青团、妇联等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动员和推动全社会广泛参与文化建设。各部门各单位要根据各自职能,制定忉实可行的配套措施,大力支持文化建设,推动我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