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沭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简体 繁体
智能问答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数据开放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规划计划>>五年规划>>“十四五”规划>>专项规划>>正文
临沭县基础测绘“十四五”规划
2022-11-23    点击数:  
 索引号  linshuxiangtzyj/2021-0000350  公开目录  公开目录
 发布机构  临沭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发布日期  2022-11-2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标题  临沭县基础测绘“十四五”规划
索引号: linshuxiangtzyj/2021-0000350
发布机构: 临沭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公开目录: 专项规划
发布日期: 2022-11-23

前言

“十四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基础测绘成果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生态保护、应急救援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性、战略性资源,对政府管理部门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提升地理信息服务能力,构建新型基础测绘体系,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基础测绘条例》和《山东省测绘地理信息条例》的规定,按照《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030年)》《山东省“十四五”基础测绘规划》《临沂市基础测绘“十四五”规划》和《临沭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确定的目标,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编制《临沭县基础测绘“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范围为全县域,规划期限为5年(2021-2025年)。

本规划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作为我县“十四五”期间编制基础测绘年度计划、财政投入及具体组织实施的主要依据。

一、基本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全县基础测绘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不断丰富,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我县基础测绘事业取得长足的发展,基础测绘的基础性、公益性作用日益凸显。

1.基础测绘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政策法制体系日益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山东省测绘地理信息条例》已完成修订并颁布实施,《临沭县“十三五”基础测绘规划》等配套制度逐步完善,为全县基础测绘事业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全县自然资源系统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基础测绘全面融入规划和自然资源体系,更加全面地明确了各部门责任义务。加强对测绘市场的事中事后监管,按照要求开展测绘资质巡查、地图市场、测绘成果质量监督检查、涉密测绘成果保密等专项检查工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规范基础测绘成果使用审批制度,加强基础测绘成果使用、保管、使用完销毁的监督管理力度,贯彻公开、便民、高效的原则,进一步促进基础测绘成果的广泛应用,较好的保障服务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财政经费投入稳步增长。我县认真落实了基础测绘规划和年度计划,全县“十三五”基础测绘投入2510.05万元,较“十二五”有较大增长,有效保障全县基础测绘项目的组织实施,为测绘事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奠定基础,为临沭县的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测绘科技创新力量不断增强。全县测绘地理信息产业持续向好发展,测绘地理信息产值实现稳步增长。临沭县培育了一大批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内高层次科技人才,较“十二五”期间有大幅增长,提高了临沭县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和技术保障能力。

2.现代测绘基准体系日益完善

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的支持下,开展了全县域85座测量标志的日常管理和巡查维护工作,确保了测量标志的正常使用;完成了临沭县连续运行基准站的管理和维护,确保了临沭县基准站的正常运行,维护了我县测绘基准体系稳定。全面推广使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完成了现有自然资源成果数据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转换工作,为自然资源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统一的空间基准。

3.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不断丰富

基础测绘成果更加丰富

“十三五”期间,完成了1:500地形图新测和修测合计183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县1:500地形图覆盖面积约183平方千米;完成了分辨率为0.05米的覆盖县城区及乡镇驻地范围183平方千米的航空影像数据获取工作2次;完成全县1:500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生产2次,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县城区及乡镇驻地183平方千米1:1000数字线划图的覆盖,满足了各相关部门对1:1000数字地形图的应用需求。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成果继续丰富

“十三五”期间,截至2020年12月,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已涵盖1:500地形图183平方千米,地名地址数据1825平方千米,1:1000地形图183平方千米,1:500数字正射影像图183平方千米;三维数据数据覆盖范围持续扩大,采用倾斜摄影、激光点云等新兴技术建立了主要景区50平方千米的城市三维模型。

4.基础测绘保障和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基础测绘成果公益性进一步凸显。基础测绘成果在发改、住建、交通、水利等部门得到广泛应用,有效的保障了各部门工作的成功开展,避免了重复测绘,为县政府节省财政资金,实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公共地图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十三五”期间,我县组织编制了全县行政区划图,对我县各镇街区划及地名地址进行了更新。

测绘应急保障水平著提升。统筹实施应急测绘保障能力建设,建立了应急测绘保障工作机制,成立了领导小组,保持了应急测绘基础设施的持续更新和维护,签订应急测绘合作框架协议,制定了应急测绘预案并开展应急测绘保障演练。加强部门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适时改进应急测绘设备和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应急测绘队伍的专业技术素养,为应对突发性事件提供及时、准确、高效、全面的基础地理信息支撑。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三五”期间,临沭县基础测绘的发展继续稳步推进,但在对基础测绘的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基础测绘保障服务面临巨大挑战,我县基础测绘发展仍存在以下不足:

1.地理信息资源丰富度不够

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资源种类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的基础测绘数据成果,与当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测绘地理信息精细化、产品多样化的需求尚有差距;基础测绘成果的覆盖范围不够、更新速度较慢,在一些镇区、村庄尚未形成基础测绘数据的全覆盖。

2.测绘技术和管理高端人才缺乏

在“智慧城市”、城市三维实景模型构建等方面,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在测绘行业管理和测绘成果应用方面,人员不足,管理薄弱,不能满足测绘行政管理的要求。

3.测绘地理信息共建共享机制不够完善

目前测绘地理信息资源仅在少量部门之间实现了共享,尚未实现信息交换。不同部门需求的地理数据标准不一,阻碍了部门间地理信息访问、数据整合和共享利用,制约了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应用推广。基础测绘成果在政府各部门的开发应用也有待深化,地理信息实时共享应用有待进一步推广,社会化服务领域有待扩展。

4.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不强

现有测绘公共产品的种类仍集中在传统领域,满足公众生活多样化需求的地理信息公共产品匮乏,测绘与地理信息产品社会化应用离社会公众的期望尚存差距。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服务产品的类型和精细程度不够完善,与政府各部门的应用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进一步拓宽。

二、发展趋势和需求分析

(一)发展趋势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基础测绘发展面临重大机遇,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与智能化新技术的交叉融合,将极大拓展测绘地理信息的应用领域。

1.新发展阶段对基础测绘提出新要求

机构改革后,自然资源部和各地自然资源部门成为新的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测绘地理信息发展面临的体制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新体制下,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与土地、矿产、林草、地调等业务一起,共同支撑自然资源部门行使“两统一”职责。“十四五”期间,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要理清与自然资源管理其他业务板块之间的关系,谋划与各业务板块协同融合发展,以新的理念和技术支撑“两统一”职责履行。

2.技术创新为基础测绘注入新动力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迅速,民用化进程加快,将向全球提供稳定可靠、高效安全的高精度定位与授时服务。自主研发的遥感卫星分辨率不断提高,种类不断丰富,获取遥感影像的能力显著提高,已成为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获取的主要手段。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与现代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融合日趋紧密,推动不断产生新的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模式。新技术的发展,让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更加多元化、智能化,为基础测绘的快速发展注入新动力。

3.新兴业态对基础测绘提供新机遇

基础地理信息在政府管理和人民日常生活中的角色愈发重要,同时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在一些新需求的催生下出现了一大批新的业态。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实施,为基础测绘发展拓展了广阔空间,基础测绘在生态文明建设、现代化治理等领域支撑保障作用将更加凸显,进一步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4.智慧城市对基础测绘提出新要求

地理信息与智慧政府建设密不可分,是智慧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城市治理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加快形成即时感知、高效运行、科学决策、主动服务、智能监管的新型治理形态的重要基础与框架,是政府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是政府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基石。

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基础测绘由传统测绘到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测绘模式进行转变,同时促进以联动更新、按需服务、开放共享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加速形成。

(二)需求分析

“十四五”期间,我县大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继续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全力开创乡村振兴战略、开创新型城镇化新局面,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均对基础测绘提出了新需求。

1.临沭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我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创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突出创新核心地位,提质增效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石底盘。全县发展战略与规划、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等方面都需要基础测绘提供数据保障和技术服务。采煤塌陷区治理、湿地保护等重大项目实施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精细化、多维化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作为基底。

2.生态文明持续发展的需求

生态文明建设在“十四五”期间迈入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要实现新进步,国土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为实现“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主要目标,基础测绘提供底层数据从而加快建设空天地一体化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提升数据传感器网络、环境数据分析能力、生态环境要素的预测预警与分析决策能力。

3.深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需求

深化智慧城市建设,拓展“城市大脑”在交通、城管、医疗、文旅、社会治理等领域应用;建优城市数字驾驶舱,实时感知、预测预警、辅助决策的城市治理新平台初步形成。智慧交通、智慧应急等应用场景建设都需要基础测绘持续提供海量多种类、多尺度、多维度的时空数据,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加强测绘地理信息数据采集的智能化,提升测绘地理信息的信息化水平,切实发挥测绘地理信息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更好地为美丽幸福临沭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4.支撑自然资源管理的需求

为履行好自然资源管理“两统一”职责,紧扣资源调查、确权登记、空间规划和监督监管四大方面,自然资源管理需要基础测绘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完善基准体系、标准框架、资源整合等多项建设内容,进一步夯实“用地理数据说话、在三维空间研判、凭科学事实决策",为“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管理和精细化治理提供全空间、立体化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和基础设施支撑。

5.服务社会改善民生的需求

为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公共安全防控、城市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美丽乡村,推动城乡人民实现共同富裕需要现代化的测绘基准及其参考框架的服务保障,更需要多源基础地理数据的支撑。通过基础测绘的创新发展,探索构建城市运行监测预警、监督管理、决策支持系统;聚焦人民在教育、医疗、养老、交通等方面的需求,利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持续做好精准服务,持续改善民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6.突发事件测绘应急保障服务的要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交通、安全生产事故等各类突发事件公共事件时有发生;同时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增多,由此造成的洪涝灾害、旱灾、虫灾等各种自然灾害也高频发生。灾害、事故预防、应急响应、事故救援、灾后重建都需要基础测绘作为重要支撑手段。在“十四五”时期将进一步提升保障能力,充分发挥无人机遥感、三维激光扫描、5G通信技术、云计算等高端技术手段和装备,及时为灾难与突发事件提供测绘应急数据采集与遥感监测、三维实景模型制作等技术服务,第一时间向灾区提供准确高效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支援灾区进行灾害应对、事故处理、灾后重建等工作,全面做好测绘应急保证服务工作。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服务临沭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导向,以测绘地理信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为宗旨,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构建新型基础测绘体系为引领,全面深化改革,持续营造科技创新新环境,引进人才新举措,继续全面推动全县测绘地理信息转型升级,为实现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精确、高效的测绘地理信息服务。

(二)基本原则

1.政府调控,统筹发展

发挥政府在基础地理信息市场运行中宏观调控的作用,统筹市场资源配置,健全市场管理制度,加大政府财政投入,保障基础性、公益性事业优先发展;强化基础测绘管理职能,提升基础测绘经费使用效率,加大对基础性测绘项目的监督协调,促进基础测绘事业良性发展。

2.深化改革,重点突破。

深化机制改革和管理模式改革,以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重大发展战略实施、自然资源改革等重点领域,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发展,进一步提升管理综合水平,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体系由二维向三维转型、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由单一发展向融合发展、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由职能部门利用向社会共享转型,开创我县测绘地理信息发展新局面。

3.科技引领,创新驱动

紧跟前沿科学技术发展,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重行业管理创新,推动数据生产方式、产品研发、服务模式、安全保密等方面的创新,推动基础测绘技术体系由信息化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让科技创新成为促进我县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的驱动力。

4.需求牵引,强化服务。

以需求为导向,准确把握新时期临沭县战略定位、经济社会发展对测绘地理信息保障服务的需求,以提升智能化、智慧化服务水平为驱动,创新产品形式和服务模式,实现按需服务、定制服务、精准服务,全面提升测绘地理信息应用服务和支撑保障能力。

(三)发展目标

到“十四五”末,基础测绘管理机制更加健全,基础测绘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全县统一的测绘基准体系持续优化,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持续丰富,强化“全天候、全覆盖”地理信息采集更新机制,动态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服务数据,实现我县多尺度、多数据源、二三维一体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全覆盖;基础测绘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存储、利用更加智能化;构建省市县一体的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应用更加广泛;应急测绘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基础测绘的基础性、公益性作用更加凸显。

四、主要任务

(一)优化测绘管理体系建设,改善测绘市场环境

全力落实权责事项下移,完善执法监管工作,有效提升测绘地理信息行政执法力量和效能。强化以“双随机、一公开”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模式,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地理信息活动、测绘成果质量、地图市场、地理信息安全监管体系,提升行业监管能力。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和服务流程,完善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管理和服务标准。继续推进综合测绘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简化测绘地理信息行政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持续推进“多测合一”改革,推进“一次委托、联合测绘、成果共享”的测绘服务新模式。加强测绘市场监管,规范测绘市场主体行为,完善测绘市场管理办法和信用管理办法。

(二)加强测量标志管护,提升现代测绘基准

加强对测量标志的管护,完善测量标志管护制度,优化测量标志普查、巡查和日常维护机制,全面掌握测量标志现状,更新测量标志数据库,落实测量标志管护经费和责任,保证测量标志的使用效能。

测绘基准体系是服务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测绘基础设施,配合国家、省、市做好新一代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建设,优化提升全县的现代测绘基准。

(三)丰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资源,满足应用新需求

优化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定期更新机制,统筹获得省级高分辨率倾斜航空影像数据和年度0.5米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统筹市县获取与更新全县月度优于2米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数据。根据航空遥感影像获取情况,开展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采集更新县域内366平方千米(含主城区及镇驻地183平方千米)1:500比例尺全要素数字线划图;采集更新全县范围内地名地址数据。

推动实景三维临沭建设。贯彻实景三维山东顶层设计,结合实景临沂建设情况,统筹推进实景三维临沭建设。利用倾斜航摄影像,构建主城区优于0.05米分辨率城市级实景三维模型,按需制作主城区内单体化模型;结合需求,积极推动部件级及室内三维模型建设。积极与市级实景三维综合应用服务平台融合,打造三维空间支撑基础设施,形成实景三维展示和分析能力,满足我县各部门及社会公众对三维地理信息的应用新需求。

(四)打造现代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能力

助力推进“多测合一”改革。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一次办好”改革的决策部署,对我县行政区域范围内相关工程实行多个测绘业务合并,缩短测绘时间,助推地理信息数据共享、测绘行业整合,实现“多项测绘、成果共享”。

新时期测绘工作要准确把握“两服务、两支撑”的根本定位,提升自然资源测绘服务保障能力。在支撑自然资源管理,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建立以立体空间位置作为组织和联系所有自然资源体的基本纽带,以基础测绘成果为框架、以三维地形产品为基底、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背景,形成一个完整的支撑生产、生活、生态的自然资源立体时空模型。理清自然资源各业务部门对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的需求,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提供“底图”,为自然资源监测提供变化“图斑”,为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和资产清查提供影像数据和地形数据,为自然资源行政执法提供技术支撑,服务自然资源调查和专项设施调查,全面融入自然资源业务管理。

加强公共地图编制服务。加强公益性地图保障,突出临沭特色,不断提升公益性地图的实用性和文化底蕴。按需组织编制特色农产品、文化旅游、农村特色经济等专题图,提高公共地图产品对农业农村的惠及率。推广标准地图使用,普及国家版图和地图知识,提高全民的国家版图意识。

强化应急测绘保障能力。适应应急管理新要求,健全我县应急测绘保障预案,加强装备配置维护、地图储备、数据异地灾备运维,定期组织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有效整合全县测绘资源,提高测绘保障及时响应、统筹联动、协同服务能力,为灾害隐患排查、灾情监测预警、灾后评估重建等提供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支撑。

五、重点工程

为保障规划主要任务顺利完成,实现规划发展目标,县本级基础测绘重点实施以下工程项目:

(一)测绘标志管护工程

依托全县的测量标志数据库,继续落实对各等级测量标志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职责,巩固日常巡查及管护机制,确保测量标志的使用效能;继续保证测量标志普查管护预算,适时增加测量标志保护的宣传费用,增强公众测量标志保护意识,维护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测绘基准的稳定性。

(二)航空、航天遥感影像获取与更新工程

1.航天遥感影像获取与更新

完善卫星遥感影像获取机制。每年从省级共享一次优于0.5米分辨率和2米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满足各部门对遥感影像的应用需求。

2.航空遥感影像获取与更新

完善全县航空遥感影像获取机制。“十四五”期间获取县域内366平方千米(含主城区及镇驻地183平方千米)0.05米分辨率航摄影像2次,用于制作1:500比例尺数字线划图、数字正射影像图更新;获取县域内366平方千米(含主城区及镇驻地183平方千米)优于0.05米分辨率倾斜影像,满足临沭县城区精细三维模型构建需要,为实景三维临沭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源。

(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工程

1.数字正射影像图

利用0.05米分辨率航空遥感影像,制作县域内366平方千米(含主城区及镇驻地183平方千米)1:500数字正射影像图2次,满足自然资源调查、城市综合执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精准农业服务等各方面的需求。

2.数字线划图

“十四五”期间,采用数字摄影测量方法,制作县域内366平方千米(含主城区及镇驻地183平方千米)1:500数字线划图1次,按年度更新1∶500比例尺数字线划图4次。

3.地名地址数据库

以“数字临沭”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地名地址数据库为基础,结合数字线划图数据、各部门共享专题数据等,更新全县域1825平方千米地名地址数据,实现地名地址数据库的年度更新。

4.地下管线数据库更新

在现有地下管线数据库基础上,开展临沭县地下管线数据库更新工作,优化升级临沭县中心城区地下管线管理系统,并做好数据动态更新和系统维护工作。

5.实景三维模型建设

利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开展县域内366平方千米(含主城区及镇驻地183平方千米)的倾斜摄影,利用专业建模软件,生成分辨率优于0.05米的三维实景模型。对重大建筑物、重要公共场所探索开展模型单体化工作和室内分层分户建模工作。

(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1.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更新

完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地理空间框架数据管理、维护和更新机制,重点对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植被、境界与政区、地名等有关自然和社会要素以及由此衍生出的道路实体数据、铁路实体数据、房屋实体数据等内容进行更新,实现临沭县框架数据的年度更新。

2.“数字临沭”公共服务平台运维工程

在全县“数字临沭”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扩充平台的数据范围,丰富数据内容,做好地理信息服务数据库的更新,做好平台的运行维护。推广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在政府数字化转型中的应用,促进全区信息资源整合应用,部门间协同共享、信息互联互通,为各级部门提供内容丰富、产品形式多样的测绘地理信息资源,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化、智能化和便捷化的信息服务支撑。

3.加强基础测绘成果应用保障

利用信息化技术,结合市基础测绘成果登记汇交要求,健全临沭县基础测绘登记备案制度,加大基础测绘成果汇交力度,完善基础测绘成果使用审批制度,及时公布基础测绘成果目录,发挥基础测绘成果价值,为基础测绘成果应用提供保障。

4.健全“多测合一”管理机制

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行“多测合一”新模式,实现“一次委托、统一测绘、成果共享”,努力构建科学、便捷、高效的“多测合一”制度和管理体系,降低测绘成本,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提效增速、开放市场、加强监管,统一标准、共享成果,加强与发改、审批、城建等相关部门沟通合作,实现“多部门、多标准、多时段”测绘统一管理的目标。

5.应急测绘保障

面对应急救援的新形势,健全应急保障机构,制定完善的测绘应急保障预案,更新本级测绘成果储备,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测绘保障资源的快速响应机制。及时更新应急测绘技术装备,提高应急救援数据的高效准确性。依托临沭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测绘大队,签订应急测绘合作框架协议,发挥合作单位技术、装备优势,加强应急测绘装备配置和人才队伍培训,每年定期开展应急保障演练,根据我县地形地貌特点,开展专题应急演练,从而为处置突发事件提供高效、有序的应急测绘服务保障。

6.公共地图服务

开展标准地图更新,编制包含水系、地形、居民点、交通线、政区界线等基本地理要素的全县统一的标准地理底图,为各种专题底图的骨架和控制提供统一的地理基础。

关注社会民生,紧跟热点,编制与人民群众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民生热点专题地图产品,包括旅游、教育、医疗、交通等系列用图,满足大众地图文化需求。

结合自然资源和规划相关业务管理需求,编制土地利用现状、地形地貌、土地资源与保护开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自然资源系列专题地图,辅助自然资源监督管理。

持续制作政务工作用图,为临沭县日常政务工作、宏观决策、综合管理、突发事件应对等提供清晰、科学、准确的地图服务。

7.地理县情监测工程

继续实施地理县情监测,主要包括城市建成区监测,以及各种专题数据的监测和更新,如道路、公共交通、供电、给排水、燃气等各类公共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环卫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结合实际,开展各类自然资源调查,为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基于多源多分辨率的航空航天影像,临沭县统筹开展每季度一次的地表覆盖变化和沉降监测,及时发现“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的变化情况,按需开展裸露图斑、生态修复与保护等各类专题监测;监测全县采矿塌陷地沉降情况,为重点矿区地质灾害预报和生态修复工作提供及时的数据支撑,为自然资源业务管理部门和督察执法等工作提供最具时效的监管资料。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全县统筹,提高整体水平

临沭县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全县基础测绘年度计划和日常管理和组织实施工作。进一步加强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对基础测绘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使基础测绘工作同各部门的要求有机的结合起来,防止各部门各自为政和重复建设,加强统筹规划,合理安排重点项目和时间进度,建立测绘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二)深化制度管理,优化测绘环境

继续强化测绘依法行政意识,不断提高测绘依法行政能力,加大测绘行政执法力度,逐步形成依法管理测绘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坚决执行和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030年)》《全国基础测绘“十四五”规划编制指南》精神,强化测绘行政管理职能,不断完善测绘行政管理体制,全面实现对全县测绘工作的统一监管。

(三)坚持政府主导,保证经费投入

基础测绘是基础性、公益性事业,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和《山东省测绘地理信息条例》的有关规定,按照基础测绘分级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基础测绘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将基础测绘经费纳入政府公共财政预算,逐步实现基础测绘投入的长期、稳定、持续增长,确保“十四五”基础测绘规划目标的全面完成。

(四)依靠科技创新,推动技术进步

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是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基本动力。要牢固树立“事业发展靠科技”的观念,按照“以我为主、开放协作”的原则,依托多元化创新平台,广泛深入地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针对全县基础测绘工作实际,加强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的技术研发,加强装备升级和新技术应用,促进基础测绘转型升级。

(五)重视人才培养,提高队伍素质

加强测绘地理信息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测绘人才队伍的结构优化,进一步完善测绘人才培养、人才使用和人才评价制度,努力营造管理、经营、科技等各类人才成长环境,加大测绘人才资源开发力度。重点强化测绘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和岗位技术、技能培训,积极吸引各类高层次人才,逐步建立起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相协调的人才管理机制,特别要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建设一支与测绘事业发展相适应的测绘人才队伍。

(六)加强测绘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充分利用好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资源,对我县基础测绘取得的成果进行全方位宣传报道。积极主动向相关政府部门宣传基础测绘建设成果,通过举办成果展览、应用培训及合作开发等各种形式,推进基础测绘成果的深入应用,进一步扩大测绘地理信息影响力,营造基础测绘事业发展良好氛围。

(七)落实安全措施,保障测绘生产

基础测绘成果涉及到国家安全,属国家密级成果,为了有效解决面向数据的保密性、可靠性、完整性,在推进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共建共享的进程中,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有关规定,采取防病毒、防黑客入侵、密码审查、灾难恢复等安全措施,确保密级数据安全,促进基础测绘成果广泛应用。

前言

“十四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基础测绘成果是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生态保护、应急救援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性、战略性资源,对政府管理部门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提升地理信息服务能力,构建新型基础测绘体系,适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基础测绘条例》和《山东省测绘地理信息条例》的规定,按照《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030年)》《山东省“十四五”基础测绘规划》《临沂市基础测绘“十四五”规划》和《临沭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确定的目标,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编制《临沭县基础测绘“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范围为全县域,规划期限为5年(2021-2025年)。

本规划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作为我县“十四五”期间编制基础测绘年度计划、财政投入及具体组织实施的主要依据。

一、基本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全县基础测绘管理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不断丰富,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我县基础测绘事业取得长足的发展,基础测绘的基础性、公益性作用日益凸显。

1.基础测绘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政策法制体系日益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山东省测绘地理信息条例》已完成修订并颁布实施,《临沭县“十三五”基础测绘规划》等配套制度逐步完善,为全县基础测绘事业发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全县自然资源系统机构改革顺利完成,基础测绘全面融入规划和自然资源体系,更加全面地明确了各部门责任义务。加强对测绘市场的事中事后监管,按照要求开展测绘资质巡查、地图市场、测绘成果质量监督检查、涉密测绘成果保密等专项检查工作,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规范基础测绘成果使用审批制度,加强基础测绘成果使用、保管、使用完销毁的监督管理力度,贯彻公开、便民、高效的原则,进一步促进基础测绘成果的广泛应用,较好的保障服务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财政经费投入稳步增长。我县认真落实了基础测绘规划和年度计划,全县“十三五”基础测绘投入2510.05万元,较“十二五”有较大增长,有效保障全县基础测绘项目的组织实施,为测绘事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奠定基础,为临沭县的城市建设和社会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测绘科技创新力量不断增强。全县测绘地理信息产业持续向好发展,测绘地理信息产值实现稳步增长。临沭县培育了一大批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内高层次科技人才,较“十二五”期间有大幅增长,提高了临沭县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和技术保障能力。

2.现代测绘基准体系日益完善

在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的支持下,开展了全县域85座测量标志的日常管理和巡查维护工作,确保了测量标志的正常使用;完成了临沭县连续运行基准站的管理和维护,确保了临沭县基准站的正常运行,维护了我县测绘基准体系稳定。全面推广使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完成了现有自然资源成果数据向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转换工作,为自然资源管理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统一的空间基准。

3.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不断丰富

基础测绘成果更加丰富

“十三五”期间,完成了1:500地形图新测和修测合计183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县1:500地形图覆盖面积约183平方千米;完成了分辨率为0.05米的覆盖县城区及乡镇驻地范围183平方千米的航空影像数据获取工作2次;完成全县1:500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生产2次,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县城区及乡镇驻地183平方千米1:1000数字线划图的覆盖,满足了各相关部门对1:1000数字地形图的应用需求。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成果继续丰富

“十三五”期间,截至2020年12月,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已涵盖1:500地形图183平方千米,地名地址数据1825平方千米,1:1000地形图183平方千米,1:500数字正射影像图183平方千米;三维数据数据覆盖范围持续扩大,采用倾斜摄影、激光点云等新兴技术建立了主要景区50平方千米的城市三维模型。

4.基础测绘保障和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基础测绘成果公益性进一步凸显。基础测绘成果在发改、住建、交通、水利等部门得到广泛应用,有效的保障了各部门工作的成功开展,避免了重复测绘,为县政府节省财政资金,实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公共地图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十三五”期间,我县组织编制了全县行政区划图,对我县各镇街区划及地名地址进行了更新。

测绘应急保障水平著提升。统筹实施应急测绘保障能力建设,建立了应急测绘保障工作机制,成立了领导小组,保持了应急测绘基础设施的持续更新和维护,签订应急测绘合作框架协议,制定了应急测绘预案并开展应急测绘保障演练。加强部门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适时改进应急测绘设备和技术手段,进一步提高应急测绘队伍的专业技术素养,为应对突发性事件提供及时、准确、高效、全面的基础地理信息支撑。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三五”期间,临沭县基础测绘的发展继续稳步推进,但在对基础测绘的产品和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基础测绘保障服务面临巨大挑战,我县基础测绘发展仍存在以下不足:

1.地理信息资源丰富度不够

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资源种类较为单一,缺乏多样性的基础测绘数据成果,与当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测绘地理信息精细化、产品多样化的需求尚有差距;基础测绘成果的覆盖范围不够、更新速度较慢,在一些镇区、村庄尚未形成基础测绘数据的全覆盖。

2.测绘技术和管理高端人才缺乏

在“智慧城市”、城市三维实景模型构建等方面,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在测绘行业管理和测绘成果应用方面,人员不足,管理薄弱,不能满足测绘行政管理的要求。

3.测绘地理信息共建共享机制不够完善

目前测绘地理信息资源仅在少量部门之间实现了共享,尚未实现信息交换。不同部门需求的地理数据标准不一,阻碍了部门间地理信息访问、数据整合和共享利用,制约了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应用推广。基础测绘成果在政府各部门的开发应用也有待深化,地理信息实时共享应用有待进一步推广,社会化服务领域有待扩展。

4.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不强

现有测绘公共产品的种类仍集中在传统领域,满足公众生活多样化需求的地理信息公共产品匮乏,测绘与地理信息产品社会化应用离社会公众的期望尚存差距。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服务产品的类型和精细程度不够完善,与政府各部门的应用还存在一定差距,需进一步拓宽。

二、发展趋势和需求分析

(一)发展趋势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等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基础测绘发展面临重大机遇,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与智能化新技术的交叉融合,将极大拓展测绘地理信息的应用领域。

1.新发展阶段对基础测绘提出新要求

机构改革后,自然资源部和各地自然资源部门成为新的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测绘地理信息发展面临的体制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新体制下,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与土地、矿产、林草、地调等业务一起,共同支撑自然资源部门行使“两统一”职责。“十四五”期间,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要理清与自然资源管理其他业务板块之间的关系,谋划与各业务板块协同融合发展,以新的理念和技术支撑“两统一”职责履行。

2.技术创新为基础测绘注入新动力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迅速,民用化进程加快,将向全球提供稳定可靠、高效安全的高精度定位与授时服务。自主研发的遥感卫星分辨率不断提高,种类不断丰富,获取遥感影像的能力显著提高,已成为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获取的主要手段。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与现代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融合日趋紧密,推动不断产生新的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模式。新技术的发展,让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更加多元化、智能化,为基础测绘的快速发展注入新动力。

3.新兴业态对基础测绘提供新机遇

基础地理信息在政府管理和人民日常生活中的角色愈发重要,同时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在一些新需求的催生下出现了一大批新的业态。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实施,为基础测绘发展拓展了广阔空间,基础测绘在生态文明建设、现代化治理等领域支撑保障作用将更加凸显,进一步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4.智慧城市对基础测绘提出新要求

地理信息与智慧政府建设密不可分,是智慧政府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城市治理智能化、精细化水平,加快形成即时感知、高效运行、科学决策、主动服务、智能监管的新型治理形态的重要基础与框架,是政府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是政府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基石。

智慧城市的建设需要基础测绘由传统测绘到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测绘模式进行转变,同时促进以联动更新、按需服务、开放共享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基础测绘体系加速形成。

(二)需求分析

“十四五”期间,我县大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继续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全力开创乡村振兴战略、开创新型城镇化新局面,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新征程,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均对基础测绘提出了新需求。

1.临沭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

我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创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突出创新核心地位,提质增效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石底盘。全县发展战略与规划、自然资源管理和国土空间规划等方面都需要基础测绘提供数据保障和技术服务。采煤塌陷区治理、湿地保护等重大项目实施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精细化、多维化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作为基底。

2.生态文明持续发展的需求

生态文明建设在“十四五”期间迈入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要实现新进步,国土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成效显著,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为实现“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主要目标,基础测绘提供底层数据从而加快建设空天地一体化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提升数据传感器网络、环境数据分析能力、生态环境要素的预测预警与分析决策能力。

3.深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需求

深化智慧城市建设,拓展“城市大脑”在交通、城管、医疗、文旅、社会治理等领域应用;建优城市数字驾驶舱,实时感知、预测预警、辅助决策的城市治理新平台初步形成。智慧交通、智慧应急等应用场景建设都需要基础测绘持续提供海量多种类、多尺度、多维度的时空数据,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任重道远,需要加强测绘地理信息数据采集的智能化,提升测绘地理信息的信息化水平,切实发挥测绘地理信息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更好地为美丽幸福临沭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4.支撑自然资源管理的需求

为履行好自然资源管理“两统一”职责,紧扣资源调查、确权登记、空间规划和监督监管四大方面,自然资源管理需要基础测绘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完善基准体系、标准框架、资源整合等多项建设内容,进一步夯实“用地理数据说话、在三维空间研判、凭科学事实决策",为“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管理和精细化治理提供全空间、立体化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和基础设施支撑。

5.服务社会改善民生的需求

为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公共安全防控、城市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美丽乡村,推动城乡人民实现共同富裕需要现代化的测绘基准及其参考框架的服务保障,更需要多源基础地理数据的支撑。通过基础测绘的创新发展,探索构建城市运行监测预警、监督管理、决策支持系统;聚焦人民在教育、医疗、养老、交通等方面的需求,利用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持续做好精准服务,持续改善民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6.突发事件测绘应急保障服务的要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交通、安全生产事故等各类突发事件公共事件时有发生;同时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增多,由此造成的洪涝灾害、旱灾、虫灾等各种自然灾害也高频发生。灾害、事故预防、应急响应、事故救援、灾后重建都需要基础测绘作为重要支撑手段。在“十四五”时期将进一步提升保障能力,充分发挥无人机遥感、三维激光扫描、5G通信技术、云计算等高端技术手段和装备,及时为灾难与突发事件提供测绘应急数据采集与遥感监测、三维实景模型制作等技术服务,第一时间向灾区提供准确高效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支援灾区进行灾害应对、事故处理、灾后重建等工作,全面做好测绘应急保证服务工作。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服务临沭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导向,以测绘地理信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为宗旨,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构建新型基础测绘体系为引领,全面深化改革,持续营造科技创新新环境,引进人才新举措,继续全面推动全县测绘地理信息转型升级,为实现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精确、高效的测绘地理信息服务。

(二)基本原则

1.政府调控,统筹发展

发挥政府在基础地理信息市场运行中宏观调控的作用,统筹市场资源配置,健全市场管理制度,加大政府财政投入,保障基础性、公益性事业优先发展;强化基础测绘管理职能,提升基础测绘经费使用效率,加大对基础性测绘项目的监督协调,促进基础测绘事业良性发展。

2.深化改革,重点突破。

深化机制改革和管理模式改革,以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重大发展战略实施、自然资源改革等重点领域,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发展,进一步提升管理综合水平,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体系由二维向三维转型、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由单一发展向融合发展、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由职能部门利用向社会共享转型,开创我县测绘地理信息发展新局面。

3.科技引领,创新驱动

紧跟前沿科学技术发展,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重行业管理创新,推动数据生产方式、产品研发、服务模式、安全保密等方面的创新,推动基础测绘技术体系由信息化向智能化方向发展,让科技创新成为促进我县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的驱动力。

4.需求牵引,强化服务。

以需求为导向,准确把握新时期临沭县战略定位、经济社会发展对测绘地理信息保障服务的需求,以提升智能化、智慧化服务水平为驱动,创新产品形式和服务模式,实现按需服务、定制服务、精准服务,全面提升测绘地理信息应用服务和支撑保障能力。

(三)发展目标

到“十四五”末,基础测绘管理机制更加健全,基础测绘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全县统一的测绘基准体系持续优化,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持续丰富,强化“全天候、全覆盖”地理信息采集更新机制,动态更新基础地理信息服务数据,实现我县多尺度、多数据源、二三维一体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全覆盖;基础测绘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存储、利用更加智能化;构建省市县一体的测绘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共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应用更加广泛;应急测绘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基础测绘的基础性、公益性作用更加凸显。

四、主要任务

(一)优化测绘管理体系建设,改善测绘市场环境

全力落实权责事项下移,完善执法监管工作,有效提升测绘地理信息行政执法力量和效能。强化以“双随机,一公开”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模式,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地理信息活动、测绘成果质量、地图市场、地理信息安全监管体系,提升行业监管能力。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和服务流程,完善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管理和服务标准。继续推进综合测绘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简化测绘地理信息行政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持续推进“多测合一”改革,推进“一次委托、联合测绘、成果共享”的测绘服务新模式。加强测绘市场监管,规范测绘市场主体行为,完善测绘市场管理办法和信用管理办法。

(二)加强测量标志管护,提升现代测绘基准

加强对测量标志的管护,完善测量标志管护制度,优化测量标志普查、巡查和日常维护机制,全面掌握测量标志现状,更新测量标志数据库,落实测量标志管护经费和责任,保证测量标志的使用效能。

测绘基准体系是服务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测绘基础设施,配合国家、省、市做好新一代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建设,优化提升全县的现代测绘基准。

(三)丰富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资源,满足应用新需求

优化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定期更新机制,统筹获得省级高分辨率倾斜航空影像数据和年度0.5米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统筹市县获取与更新全县月度优于2米分辨率遥感卫星影像数据。根据航空遥感影像获取情况,开展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采集更新县域内366平方千米(含主城区及镇驻地183平方千米)1:500比例尺全要素数字线划图;采集更新全县范围内地名地址数据。

推动实景三维临沭建设。贯彻实景三维山东顶层设计,结合实景临沂建设情况,统筹推进实景三维临沭建设。利用倾斜航摄影像,构建主城区优于0.05米分辨率城市级实景三维模型,按需制作主城区内单体化模型;结合需求,积极推动部件级及室内三维模型建设。积极与市级实景三维综合应用服务平台融合,打造三维空间支撑基础设施,形成实景三维展示和分析能力,满足我县各部门及社会公众对三维地理信息的应用新需求。

(四)打造现代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能力

助力推进“多测合一”改革。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一次办好”改革的决策部署,对我县行政区域范围内相关工程实行多个测绘业务合并,缩短测绘时间,助推地理信息数据共享、测绘行业整合,实现“多项测绘、成果共享”。

新时期测绘工作要准确把握“两服务、两支撑”的根本定位,提升自然资源测绘服务保障能力。在支撑自然资源管理,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建立以立体空间位置作为组织和联系所有自然资源体的基本纽带,以基础测绘成果为框架、以三维地形产品为基底、以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背景,形成一个完整的支撑生产、生活、生态的自然资源立体时空模型。理清自然资源各业务部门对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的需求,为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提供“底图”,为自然资源监测提供变化“图斑”,为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和资产清查提供影像数据和地形数据,为自然资源行政执法提供技术支撑,服务自然资源调查和专项设施调查,全面融入自然资源业务管理。

加强公共地图编制服务。加强公益性地图保障,突出临沭特色,不断提升公益性地图的实用性和文化底蕴。按需组织编制特色农产品、文化旅游、农村特色经济等专题图,提高公共地图产品对农业农村的惠及率。推广标准地图使用,普及国家版图和地图知识,提高全民的国家版图意识。

强化应急测绘保障能力。适应应急管理新要求,健全我县应急测绘保障预案,加强装备配置维护、地图储备、数据异地灾备运维,定期组织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有效整合全县测绘资源,提高测绘保障及时响应、统筹联动、协同服务能力,为灾害隐患排查、灾情监测预警、灾后评估重建等提供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支撑。

五、重点工程

为保障规划主要任务顺利完成,实现规划发展目标,县本级基础测绘重点实施以下工程项目:

(一)测绘标志管护工程

依托全县的测量标志数据库,继续落实对各等级测量标志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职责,巩固日常巡查及管护机制,确保测量标志的使用效能;继续保证测量标志普查管护预算,适时增加测量标志保护的宣传费用,增强公众测量标志保护意识,维护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测绘基准的稳定性。

(二)航空、航天遥感影像获取与更新工程

1.航天遥感影像获取与更新

完善卫星遥感影像获取机制。每年从省级共享一次优于0.5米分辨率和2米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满足各部门对遥感影像的应用需求。

2.航空遥感影像获取与更新

完善全县航空遥感影像获取机制。“十四五”期间获取县域内366平方千米(含主城区及镇驻地183平方千米)0.05米分辨率航摄影像2次,用于制作1:500比例尺数字线划图、数字正射影像图更新;获取县域内366平方千米(含主城区及镇驻地183平方千米)优于0.05米分辨率倾斜影像,满足临沭县城区精细三维模型构建需要,为实景三维临沭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源。

(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工程

1.数字正射影像图

利用0.05米分辨率航空遥感影像,制作县域内366平方千米(含主城区及镇驻地183平方千米)1:500数字正射影像图2次,满足自然资源调查、城市综合执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精准农业服务等各方面的需求。

2.数字线划图

“十四五”期间,采用数字摄影测量方法,制作县域内366平方千米(含主城区及镇驻地183平方千米)1:500数字线划图1次,按年度更新1∶500比例尺数字线划图4次。

3.地名地址数据库

以“数字临沭”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地名地址数据库为基础,结合数字线划图数据、各部门共享专题数据等,更新全县域1825平方千米地名地址数据,实现地名地址数据库的年度更新。

4.地下管线数据库更新

在现有地下管线数据库基础上,开展临沭县地下管线数据库更新工作,优化升级临沭县中心城区地下管线管理系统,并做好数据动态更新和系统维护工作。

5.实景三维模型建设

利用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开展县域内366平方千米(含主城区及镇驻地183平方千米)的倾斜摄影,利用专业建模软件,生成分辨率优于0.05米的三维实景模型。对重大建筑物、重要公共场所探索开展模型单体化工作和室内分层分户建模工作。

(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1.地理空间框架数据更新

完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地理空间框架数据管理、维护和更新机制,重点对水系、居民地及设施、交通、植被、境界与政区、地名等有关自然和社会要素以及由此衍生出的道路实体数据、铁路实体数据、房屋实体数据等内容进行更新,实现临沭县框架数据的年度更新。

2.“数字临沭”公共服务平台运维工程

在全县“数字临沭”地理空间框架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扩充平台的数据范围,丰富数据内容,做好地理信息服务数据库的更新,做好平台的运行维护。推广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在政府数字化转型中的应用,促进全区信息资源整合应用,部门间协同共享、信息互联互通,为各级部门提供内容丰富、产品形式多样的测绘地理信息资源,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化、智能化和便捷化的信息服务支撑。

3.加强基础测绘成果应用保障

利用信息化技术,结合市基础测绘成果登记汇交要求,健全临沭县基础测绘登记备案制度,加大基础测绘成果汇交力度,完善基础测绘成果使用审批制度,及时公布基础测绘成果目录,发挥基础测绘成果价值,为基础测绘成果应用提供保障。

4.健全“多测合一”管理机制

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行“多测合一”新模式,实现“一次委托、统一测绘、成果共享”,努力构建科学、便捷、高效的“多测合一”制度和管理体系,降低测绘成本,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提效增速、开放市场、加强监管,统一标准、共享成果,加强与发改、审批、城建等相关部门沟通合作,实现“多部门、多标准、多时段”测绘统一管理的目标。

5.应急测绘保障

面对应急救援的新形势,健全应急保障机构,制定完善的测绘应急保障预案,更新本级测绘成果储备,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测绘保障资源的快速响应机制。及时更新应急测绘技术装备,提高应急救援数据的高效准确性。依托临沭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测绘大队,签订应急测绘合作框架协议,发挥合作单位技术、装备优势,加强应急测绘装备配置和人才队伍培训,每年定期开展应急保障演练,根据我县地形地貌特点,开展专题应急演练,从而为处置突发事件提供高效、有序的应急测绘服务保障。

6.公共地图服务

开展标准地图更新,编制包含水系、地形、居民点、交通线、政区界线等基本地理要素的全县统一的标准地理底图,为各种专题底图的骨架和控制提供统一的地理基础。

关注社会民生,紧跟热点,编制与人民群众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民生热点专题地图产品,包括旅游、教育、医疗、交通等系列用图,满足大众地图文化需求。

结合自然资源和规划相关业务管理需求,编制土地利用现状、地形地貌、土地资源与保护开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自然资源系列专题地图,辅助自然资源监督管理。

持续制作政务工作用图,为临沭县日常政务工作、宏观决策、综合管理、突发事件应对等提供清晰、科学、准确的地图服务。

7.地理县情监测工程

继续实施地理县情监测,主要包括城市建成区监测,以及各种专题数据的监测和更新,如道路、公共交通、供电、给排水、燃气等各类公共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环卫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结合实际,开展各类自然资源调查,为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基于多源多分辨率的航空航天影像,临沭县统筹开展每季度一次的地表覆盖变化和沉降监测,及时发现“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的变化情况,按需开展裸露图斑、生态修复与保护等各类专题监测;监测全县采矿塌陷地沉降情况,为重点矿区地质灾害预报和生态修复工作提供及时的数据支撑,为自然资源业务管理部门和督察执法等工作提供最具时效的监管资料。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全县统筹,提高整体水平

临沭县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全县基础测绘年度计划和日常管理和组织实施工作。进一步加强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对基础测绘工作的统一监督管理,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使基础测绘工作同各部门的要求有机的结合起来,防止各部门各自为政和重复建设,加强统筹规划,合理安排重点项目和时间进度,建立测绘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二)深化制度管理,优化测绘环境

继续强化测绘依法行政意识,不断提高测绘依法行政能力,加大测绘行政执法力度,逐步形成依法管理测绘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坚决执行和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030年)》《全国基础测绘“十四五”规划编制指南》精神,强化测绘行政管理职能,不断完善测绘行政管理体制,全面实现对全县测绘工作的统一监管。

(三)坚持政府主导,保证经费投入

基础测绘是基础性、公益性事业,是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和《山东省测绘地理信息条例》的有关规定,按照基础测绘分级管理的要求,建立健全基础测绘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将基础测绘经费纳入政府公共财政预算,逐步实现基础测绘投入的长期、稳定、持续增长,确保“十四五”基础测绘规划目标的全面完成。

(四)依靠科技创新,推动技术进步

测绘地理信息科技创新是推动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基本动力。要牢固树立“事业发展靠科技”的观念,按照“以我为主、开放协作”的原则,依托多元化创新平台,广泛深入地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针对全县基础测绘工作实际,加强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的技术研发,加强装备升级和新技术应用,促进基础测绘转型升级。

(五)重视人才培养,提高队伍素质

加强测绘地理信息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测绘人才队伍的结构优化,进一步完善测绘人才培养、人才使用和人才评价制度,努力营造管理、经营、科技等各类人才成长环境,加大测绘人才资源开发力度。重点强化测绘工作者职业道德教育和岗位技术、技能培训,积极吸引各类高层次人才,逐步建立起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相协调的人才管理机制,特别要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建设一支与测绘事业发展相适应的测绘人才队伍。

(六)加强测绘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充分利用好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资源,对我县基础测绘取得的成果进行全方位宣传报道。积极主动向相关政府部门宣传基础测绘建设成果,通过举办成果展览、应用培训及合作开发等各种形式,推进基础测绘成果的深入应用,进一步扩大测绘地理信息影响力,营造基础测绘事业发展良好氛围。

(七)落实安全措施,保障测绘生产

基础测绘成果涉及到国家安全,属国家密级成果,为了有效解决面向数据的保密性、可靠性、完整性,在推进基础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共建共享的进程中,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有关规定,采取防病毒、防黑客入侵、密码审查、灾难恢复等安全措施,确保密级数据安全,促进基础测绘成果广泛应用。

  
附件【临沭县基础测绘“十四五”规划.docx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