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沭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简体 繁体
智能问答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数据开放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规划计划>>五年规划>>“十四五”规划>>专项规划>>正文
临沭县科技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2021-06-30    点击数:  
 索引号  linshuxiankxjsj/2021-0000103  公开目录  公开目录
 发布机构  临沭县科学技术局  发布日期  2021-06-3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标题  临沭县科技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
索引号: linshuxiankxjsj/2021-0000103
发布机构: 临沭县科学技术局
公开目录: 专项规划
发布日期: 2021-06-30

“十四五”时期,是临沭系统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科学编制并有效落实科技创新发展“十四五”规划,对临沭更好应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重大机遇和挑战,加快优化创新环境、培育创新主体、集聚高端创新资源,打造区域创业创新高地,融入临沂、立足山东、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实现新的跨越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根据县政府关于编制“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的要求,特编制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聚焦临沭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技术需求,以实现创新价值、全面支撑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线,着力前瞻引领、自主创新,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坚持深化改革,破解瓶颈制约,完善创新治理,激发创新活力,着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坚持开放协同,构建“1+N+2”科技创新体系,融入全国全省全市全县创新网络,当好深化改革排头兵和创新发展先行者,推进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全面创新,着力提高创新供给质量和效率,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真正实现科技创新服务高质量发展从助推到支撑再到引领的转变。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改革导向。全面深化改革,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破除一切不利于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创新法治保障,完善人才工作机制,构建创新服务体系,创新合作共享模式,建立系统完整的科技创新制度体系,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临沭创新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良好环境。

2.坚持市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和各类创新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和组织协调作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融合的协同创新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广泛聚集和培育创新要素,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不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3.坚持产业导向。聚焦全省“十强”全市“十优”产业重大科技需求,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科技资源,集中力量,重点突破产业发展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推动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和成果转化,培植壮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集中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持续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科技创新与产业转型融合发展。

4.坚持协同导向。充分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实施全方位、更高水平的开放创新,依托各类科技交流与合作平台,强化临沭与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等之间的合作对接,最大限度地吸纳和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推进“政产学研金服用”全要素融合,促进科技成果的应用推广和产业化示范,促进全县科技跨越式发展。

5.坚持人才导向。落实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把人才资源开发摆在科技创新最优先的位置,创新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的机制,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养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培育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6.坚持共享导向。围绕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发展方向与特色,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坚持科技进步造福人民,科技成果惠及百姓,把科技研发、科学普及与改善民生福祉结合起来,让科技走进社会,让人民群众共享科技红利。

(三)主要目标

到“十四五”末,适应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体系更加完备,创新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日趋完善,科技创新创业生态持续优化,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加快提升,高质量创新成果不断涌现,高附加值的新兴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资源聚集和辐射带动功能更加凸显,在鲁南经济圈发展中成为科技创新尖兵。

——体制机制初步完善。全面深化改革,积极探索政策创新,科技管理、人才激励、科技金融、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产学研用合作等方面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具有示范意义的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和政策扶持体系初步形成。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多渠道科技投入机制基本建立,R&D占比(全社会研发与实验发展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5%。全社会研发体系基本健全,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市级以上研发机构50家,建有科技创新平台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达到70%;在“十强”“十优”产业领域,涌现出一批高层次领军人才和研发机构,一批科技成果处于国际国内领先水平。

——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持续优化,主导优势支柱产业产业链创新链进一步完善,掌握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核心技术,拥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每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确保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5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0%。

——创新环境更加优化。创新发展的社会氛围进一步浓厚,政策体系更加完善,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面强化,区域创新体系基本形成,高端人才、知识、技术、资本等各类创新要素配置更加高效,临沭成为创新资源大量集聚、创新环境明显改善、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的创新型城市。

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科技创新发展活力

1.深化科技领域“放管服”改革。健全科技创新市场导向制度,进一步巩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强化政府组织推动、产业链协同、龙头企业牵引和市场化运行,推动创新资源进一步聚焦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单位。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开展权力事项网上办理,构建高效的科技政务系统。推行政务公开,全面贯彻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落实政务公开措施,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

2.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科技创新扶持政策,及时出台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实现国家、省、市、县科技创新政策的无缝对接。加快对全县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相关政策进行梳理,围绕加快新型研发机构集聚发展、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激励科技服务业发展、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促进科技成果引进转化、扶持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创新创业等方面,修改完善科技创新系列政策,形成务实高效的政策体系,更好发挥市场导向作用和政策引导作用。

3.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深化科技创新管理改革,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1+N+2”科技创新体系,提高科技攻关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进一步规范科技计划项目安排、政策扶持重点选择等决策程序,健全风险评估制度,确保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创新科技计划管理方式,完善“第三方”专业机构参与项目评审、绩效管理、结题验收的制度措施,构建绩效导向的科技计划管理机制。深化财政资金管理改革,优化项目资金扶持方式,采取资助、贴息、后补助等多种形式,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4.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全面落实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三评”改革精神,完善适应颠覆性创新的研发组织模式,加快推行科技攻关“揭榜制”、首席专家“组阁制”、项目经费“包干制”和“大专项+任务清单”机制。深化科研放权赋能改革,压实科研单位主体责任,对科研项目实行审计、监督、检查结果互认,一个项目周期实行“最多查一次”。改革科研成果管理制度,完善技术成果转化公开交易与监管体系,创新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利益分配机制,赋予科研人员职务成果所有权和不低于10年的长期使用权。建立市场化社会化的科研成果评价制度,建立健全科技成果常态化路演制度。支持国有企业在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联合攻关中发挥重要作用,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创新攻关,形成各类企业创新共同推进、多轮驱动的局面。健全完善项目、资金、平台管理办法,修订形成对科技创新平台、科技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制度,做到申报时强化评审、实施中加强监督、完成后绩效评价、运行时优质服务,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切实增强管理水平。

5.健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机制。优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制度环境,制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加大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支持,鼓励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及广大科技人员围绕产业发展、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开展山东省技术转移先进县(市、区)创建工作,建立县级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健全功能完善、运行高效和市场化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信息平台和服务平台建设,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机制和科技成果处置收益、股权期权激励制度,提高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加强技术市场建设,探索建立企业科技需求招投标机制,健全企业购买科技成果、委托开发、联合开发和以技术入股分红等制度,打造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的科技成果交易市场。

三、强化创新载体建设,构建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1.加快建设高端产业创新平台。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围绕重点产业布局建设一批高端产业创新平台,推进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共享服务,建设“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创业共同体,促进科技创新全要素汇集融合。积极创新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引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社会资本参与,重点支持新型肥料、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技术研究院、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打造集研发、服务、孵化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创新创业共同体。支持公共研发机构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新产品研发、设计、检测、科技咨询、设施共享等科技服务。

2.加快企业研发平台建设。建立企业主导技术研发创新活动的体制机制,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完善研究、开发和试验条件,提高研发能力。围绕“十优”产业集中布局建设一批高水平科技研发平台,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快建设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院士工作站、协同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平台,集聚优质创新资源,推进协同创新,支撑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技术创新,突破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的创新源头瓶颈,为全县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建设提供有力载体支撑。采用直接设立、共同组建、设立分支机构等方式,引进高层次企业研发机构。鼓励骨干企业采取并购、收购、直接投资等方式建立海外研发机构,利用海外优势科技力量和创新资源,提升核心竞争力。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建设省级以上研发机构,鼓励大中型科技企业建设市级以上研发机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建设多种形式的研发机构,推动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领域建设企业研发机构。力争到“十四五”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创新覆盖率达到70%。

3.加快科技孵化载体建设。推进经济开发区、滨海高新区、复合肥特色产业基地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高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广“创投+孵化”、“持股孵化”等新模式,力争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3家、市级孵化器(众创空间)5家,县科技孵化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以上。支持临沭县高新技术产业研究服务中心,探索开展持股孵化和创业孵化全链条建设。发挥科技企业孵化器、创业投资机构、社会组织的作用,支持新型专业众创空间发展。加快创新载体建设,逐步形成“众创空间+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的梯度孵化体系。

4.加快建设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围绕主导产业布局和重点领域发展需求,培育建设一批专业科技服务机构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促进科技服务业专业化、网络化、规模化发展。重点发展产业技术研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科技咨询、知识产权、政策法规、科技金融、工业设计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加强科研诚信体系建设,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到2025年,引进知名科技服务机构2家,科技服务企业达到10家。构建公开统一的县级科技计划管理平台,增强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快捷化。积极推进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加快仪器设备向社会开放,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完善科技文献数字资源库、数字图书馆。加快推进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和技术市场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培育创建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省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和省技术转移先进县(市、区),力争技术转化和技术合同登记工作实现新突破,促进各类科技成果孵化。加强科技类民办非企业、社团、基金会等科技类社会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围绕创新服务进行多方协作、资源整合和网络延伸,不断提升服务能力。

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构建和完善具有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产业体系

1.实施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孵化工程。充分发挥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双创基地、产业园区的孵化转化作用,加快推进创新孵化机制创新,探索形成适应临沭实际、能够发挥更大孵化作用的孵化模式,着力培育一批科技型企业。加强对孵化器在孵企业的创业指导、技术服务、金融保障,积蓄科技企业的发展后劲。以项目为载体、资本为纽带,通过孵化创业、技术转让,促进在孵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激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加强政策引导,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研发、专利创造、品牌建设、标准制定、上市融资,激发创新活力,着力培育一批“隐形冠军”、“科技小巨人”、“独角兽”及“瞪羚”企业,力争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50家,打造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区。实施科技“小巨人”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培育计划,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推动企业上市融资。

2.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持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推进高新技术企业五年“倍增计划”,探索建立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充实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形成“初创型科技企业—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科技型高成长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梯队,力争到2025年,全县拥有高新技术企业50家以上。鼓励和支持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健全研发和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加强商标品牌建设,提升创新能力。建立健全政策协调联动机制,落实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等政策,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壮大,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3.实施大中型科技企业引领工程。围绕全县主导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全力支持金正大、史丹利、华盛、雷华等大中型科技企业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科技创新能力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具有竞争优势的龙头企业10家以上。鼓励大中型科技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深化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打造高水平的新型研发机构,购置先进研发仪器设备,不断夯实研发基础,提升研发水平。引导大中型科技企业通过协同创新,开展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科技计划项目,承担重大科技专项任务,加快技术更新和产品升级,抢占行业技术制高点,扩大市场占有率,带动产业发展。

4.实施开发区(园区)创新提升工程。围绕我县产业结构与特色分布,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规划。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方向,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努力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着力提升产业发展现代化水平,真正把滨海高新区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到2025年,滨海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体制机制持续创新,创新创业环境明显改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更加完备,涌现一批具有较强行业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实施开发区(园区)创新提升行动,支持临沭经济开发区和各类开发区(园区)集聚创新资源,实施创新驱动,着力推动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延长产业链条,实现集群发展,打造区域经济新引擎。

5.实施创新型产业集群壮大工程。把创新驱动发展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全过程,聚焦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领域,继续实施“6+1+1”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工程,通过建链、补链、强链、增链,不断强化在人才汇集、平台打造、技术供给、成果转化等方面的服务,形成特色鲜明、技术先进、配套齐全的创新型产业集群,通过科技赋能,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并逐步迈向中高端。到2025年,基本构建起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培育6-8个在全省全国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全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5%以上,进一步缩小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

五、推进科技对外开放,构建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

1.促进县内外创新资源的集聚融合。坚持“北上、南下、西进”战略,支持龙头企业走出去,瞄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产业高地、科技高地、人才高地,聚焦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大院大所及科技型央企、国企,学习先进经验,开展科技合作,引进创新成果,培养高端人才,加速创新资源汇集,实现“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要素融合发展,增强全县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支持企业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加强机制创新、政策对接和人才引进,促进成果在临沭转化。定期组织开展或参加科技合作对接交流活动、科技创新论坛等,搭建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之间合作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推进科研平台、科技型企业、科技人才和团队、科技成果“四个落地”转化。

2.扩大国际科技合作发挥好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等载体平台作用,进一步拓展国际科技合作渠道,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努力开创科技对外开放合作新局面。加大与欧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合作,拓展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强化技术引进、孵化创新,打造科研攻关、技术转移、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国际科技合作平台。

3.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体系。完善协同创新机制,引导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联合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同创新中心等,实现联合开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促进创新人才、科技成果、金融资本、服务机构等创新资源集聚发展。鼓励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在临沭设立技术转移中心,探索人才、智力、项目相结合的柔性引进制度,促进科技人员有序流动。构建开放型科技创新格局,在科技服务、人力资源开发、共建合作载体和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平台等方面,扩大对内对外科技交流合作,推动合作向宽领域、深层次和高水平方向发展,提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4.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完善政产学研对接机制,建立“政府扶持、市场引导、企业主导、互利共赢”的合作新模式,围绕“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对接活动,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按照市场规律和创新规律,开展科技咨询、技术攻关、专利创造、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和交流。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制度,健全科技成果科学评估和市场定价机制,推动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快推进技术市场、技术转移基地等技术转移机构建设,构建开放、高效、专业的技术市场服务体系,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能力。

六、实施创新人才引育工程,构建完善的科技人才引进培育和服务体系

1.积极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科技工作的首位,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的作用,创新工作思路,营造出敢于冒险、崇尚创新、追求成功、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提高人才政策的针对性,搭建专业化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加大人才招引培养力度,建设多层次创新型人才队伍,为科技创新提供人才保障。充分发挥海内外招才引智工作站、引才引智示范基地、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等载体作用,大力实施海外智力引进计划,重点引进具有带动作用、能够解决关键核心技术难题的海外科技人才,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并购等多种形式跨区域整合尖端技术与人才。

2.优化科技人才队伍结构。坚持人才优先发展主战略,面向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科技服务等领域,加大顶尖人才“突破工程”、临沭钻石英才“引领工程”、高端人才成长“激励工程”、急需紧缺人才“集聚工程”等重点人才工程实施力度,加大院士团队、海外“高精尖缺”人才引进力度,着力培养和引进各类人才,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秀的多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大力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抢占人才竞争的制高点。构建多维度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培训体系和协同培养机制,依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创新平台和项目建设,培育打造一批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实施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工程,选拔和培养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3建立完善科技人才评价激励机制改革科技人才评价制度,树立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主要标准的评价导向,建立以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改进人才评价方式。研究制定人才分类评价标准和办法,建立差别化人才评价机制,突出实绩评价导向。探索薪酬和股权期权激励办法,鼓励科技型企业采取股权出售、股权激励、股权期权、分红等方式,对企业重要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实施激励。支持科研人员通过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等活动获得合理报酬,实现收入增长。建立自由探索和颠覆性技术创新活动免责机制。

七、坚持“四位一体”,构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1完善四位一体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围绕智慧农业、生态农业等重点领域,推进现代农业转型发展,构建完善以市级以上农业科技园区为示范引领,以星创天地、农科驿站等农技推广平台为辐射带动,以科技特派员队伍服务为联系纽带的“四位一体”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全面提升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发挥各级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优质蔬菜生产、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主导产业优势,涵盖金融、农创、养生、电子商务以及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规划精准发展二产,重点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包括蔬菜食品加工)、生物农业(包括生物制剂、生物制药、生物农药、生物保健品等)、蔬菜机械装备制造、日光温室智能化制造,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2发展高效安全生态的现代农业技术。发展智慧农业,开展农业生产智能机械装备、农业专家系统、农业大数据和农业物联网等领域关键技术研发,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实现对农作物生长环境、农作物耕种收和农产品流通全过程的智能控制和机械化。发展生态农业,开展绿色生产技术、农业生物技术、生态高效种养、农业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农田环境污染修复、农业生物制品(生物农药、肥料、饲料、疫苗等)等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集成应用,推动农药化肥减量化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到2025年,现代农业领域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获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技术、装备和产品,支撑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3.促进新型肥料研发。围绕新型肥料产业集群的培育,加快发展以水溶肥、生物肥、功能肥、微生物菌肥和肥料增效剂、土壤调理剂等为代表的引领新型肥料产业未来发展方向的特色产品。突破基于根层调控新型肥料创制与协同增效应用、双增双控缓控释肥、集成盐碱化土壤理化特性及改良、石膏深度脱磷、生物源有机废弃物肥料化利用等技术。研发出适合不同作物类型、不同栽培模式、不同土壤的新型肥料产品,实现水肥施用精准智能调控。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产品品质。

4推动现代智慧农业技术与产业化。推广智能设施与互联网在农业测土配方、茬口作业计划应用以及农场生产资料管理等生产计划系统研究,加快农村远程数字化、农业管理智能化、信息技术服务可视化系统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依托金丰公社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蚯蚓测土实验室(山东)有限公司,筹建智慧农业创新创业共同体,实现我县农业生产精细化、高效化、绿色化、智慧化。加大智能农机研发与推广,重点突破和发展无人风送喷雾机、智能高地隙植保装备研发、无人驾驶喷杆喷雾机技术,开展智能化精细生产管理技术装备、智能收获技术与装备、多功能田间管理作业技术与装备、林木有害生物防控技术与装备、农机农艺融合的机械化生产技术与装备等研发,努力突破施药技术的精准化和施药机械的无人化,提高农业机械化与智能化水平。

5扎实推进科技惠民工程建设。积极探讨科技惠民发展新模式,征集、凝练科技惠民新需求,提高科技惠民项目管理能力,促进科技更好地惠及民生。优先发展环境保护、资源节约、节约能源、医养健康、绿色建筑、公共安全、消防、防灾减灾、生物医药技术等,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事业发展。

八、探索多元投入渠道,构建科技金融体系

1.增强财政投入引导作用。积极探索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科技创新投入机制,构建以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投入为主体、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促进财政科技资金整合,创新政府财政资金支持方式,提高财政科技投入绩效,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及放大作用,引导企业及社会增加科技创新投入。发挥好新旧动能转换创投基金及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金、创新券的作用,对处于不同创新创业阶段的企业提供针对性、个性化专项扶持。引导企业主动运用科技金融普惠政策来增强自身研发实力,尽快成长壮大。

2.扩大企业融资规模。完善企业科技贷款政策,建立科技、金融、财税等部门沟通协调机制,发展科技金融服务机构,构建完善科技型企业信用体系和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促进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的有效对接。鼓励企业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对科技贷款给予贴息。发展科技融资担保等金融服务,完善科技贷款风险补偿制度,探索建立科技贷款担保风险补偿和再担保制度。深化与金融部门合作,探索组建科技银行,放宽融资条件,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初创型企业、孵化企业融资难问题。探索创业投资机构和商业银行间的投贷联动机制,建成全县科技金融服务平台。

3.支持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型企业改制上市的支持力度,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充分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积极推进上市融资。鼓励企业瞄准“新三板”,对接国内资本市场,引导更多的科技型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交易。推进企业股权托管交易市场发展,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非公开方式进行股权融资。建立科技企业上市资源库,引导科技型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市融资。

4.探索发展科技保险。引导、鼓励保险机构根据企业需求不断开发新的科技保险险种,为科技企业、研发机构在技术研发、重大装备引进、新产品生产和销售、科技人才引进等经营活动进行保险保证,分担经营风险。探索研究科技保险保费补助政策,对企业、科研机构购买科技保险的保费总额给予一定资助,引导科技型企业积极投保。

九、强化措施,构建规划实施的保障体系

1.加强科技创新创业的宣传。创新科技宣传方式,整合各类媒体资源,注重发挥新媒体作用,以科技活动周、“三下乡”等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驱动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科技助推高质量发展”等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更加突出宣传的时效性、实效性,弘扬科技正能量,唱响科技创新创业主旋律,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2.建立科学的创新评价体系。建立公平公正的评价机制,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程序,实行严格的回避制度,让创新评价与创新型城市建设相适应,与市场配置资源的要求相适应。探索开展第三方独立评估制度,引进社会专业评价机构开展科技创新评价。深化科技成果激励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充分发挥科技奖励在引导科技发展方向和创新模式、激励和表彰科技创新人才、促进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促进规划全面实施。加强规划实施的跟踪评估,及时发现规划实施中的问题,推动规划目标任务的落实。完善党政领导目标责任制考核,将科技创新发展的实施情况纳入全县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体系。加强创新发展的绩效评价和工作考核,将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的实施情况纳入创新发展综合评价和工作考核的指标体系,建立政府推动、市场引导、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