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沭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简体 繁体
智能问答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数据开放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履职依据>>政策解读>>文字解读>>正文
文字解读:临沭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沭县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选拔管理办法》的通知
2023-09-19    点击数:  
 索引号  linshuxianrlzyhshbzj/2023-0000302  公开目录  公开目录
 发布机构  临沭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布日期  2023-09-1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标题  文字解读:临沭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沭县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选拔管理办法》的通知
索引号: linshuxianrlzyhshbzj/2023-0000302
发布机构: 临沭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公开目录: 文字解读
发布日期: 2023-09-19


2023年9月18日,临沭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临沭县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选拔管理办法》(沭政办字〔2023〕38号,以下简称《办法》),自2023年10月19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8年10月18日。现对《办法》解读如下:

一、县突贡专家选拔范围和对象

长期在我县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和经济、社会发展各行业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具有中国国籍,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不超过50周岁中青年专业技术人员。

二、选拔周期和管理期

临沭县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每年选拔一次,数量一般不超过当年度参评总数的40%。当选专家管理期限为5年。

三、选拔具体条件

(一)科学研究、推广应用及经营管理方面

1.获国家级科学技术奖或省(部)级科学技术二等奖以上或市级科学技术一等奖的完成人。

2.获得两项以上省(部)级三等奖前5位、市级二等奖首位发明奖、自然科学奖、科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和社会科学成果奖的完成人。

3.在完成我县重点工程、重大科技攻关、企业技术改造以及在引进消化高科技产品、技术项目的设计、研制中,解决了重大技术难题,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专业技术人员。

4.在企业经营管理中成绩突出,在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方面成效显著,被社会公认达到了省同行业先进水平,企业规模发展较快,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获发明专利、纳税过千万且当年增幅50%以上的、在全市高质量发展现场交流中作为观摩点并成绩处于前1/10位次的企业负责人。

(二)教育、卫生、农业专业方面

1.长期在教学第一线工作,教学成绩优异,近5年来教学成绩一直处于本县、本学科前1/5位次且获市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奖或获两项市级以上奖励或称号的人员;具有中小学一级教师及以上职称,当年在名优生培养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教育工作者。

2.长期在医疗卫生第一线工作,拥有较高的医学理论水平、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能成功诊治疑难、危重病症,并获得省科学技术三等奖前5位、市科学技术二等奖首位;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做出突出贡献,获得市级以上荣誉称号或表彰奖励的人员。

3.长期在农业生产、技术推广第一线工作,在成果转化、技术改进和推广服务等方面做出优异成绩,获得省(部)级丰收奖一等奖、二等奖前5位、三等奖前3位;对我县农业技术开发、引进、示范,良种选育、推广,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和动物疫病防治,在种植业、养殖业、发展农村经济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取得明显经济、社会效益,获得市以上荣誉称号或表彰奖励的人员。

(三)其他专业方面

在信息、金融、财会、外经外贸、法律、新闻出版、文学艺术、教练执训等其他行业、领域为经济社会发展、民生建设做出突出贡献。专业技术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在同行中享有很高声誉,获得省级以上奖励的人员。

选拔临沭县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以近5年的工作实绩和成果为主要评选依据,兼顾长期贡献。

四、县突贡专家可以享受的待遇

(一)临沭县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在申报科研项目、高新技术成果的开发应用、风险投资和科技开发资金时,有关部门和单位要优先予以立项或支持。

(二)有关部门和所在单位应积极支持临沭县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参加业务进修、学习,优先安排其参与学术交流、合作研究。

(三)临沭县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在管理期间,由县财政每人每月发给县政府津贴800元,按年发放,自批准的下一个年度开始发放,由县财政列入预算,统一拨付县人社部门发放。

(四)临沭县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在管理期间享受医疗保健待遇,由用人单位提出申请,卫健部门予以落实。所在单位每年组织临沭县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进行一次健康查体。

(五)所在单位每年为临沭县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安排共计10天的休养。有寒暑假和休假制度的单位,在假期内安排,假期不够的予以补足。

(六)临沭县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的配偶、子女待业、待岗的,主管部门和所在单位积极为其就业创造条件。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