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医共体大力实施“三融双提一满意”工程,助力中医药增进革命老区百姓福祉 | ||||||||||||||||||||||||
2024-04-09 点击数: | ||||||||||||||||||||||||
|
||||||||||||||||||||||||
|
||||||||||||||||||||||||
山药、白术、龙眼肉……喝杯养生茶,穿过中医文化馆,就可以来到煎药室取中药。在临沭县中医院,患者在等待取药时,可以逛一逛该院的中医文化馆,馆中陈设有中药材标本、中药炮制和中医诊断器具、中医古典医籍等数百种展品,中医药文化氛围浓厚。 临沭县位于临沂市东南部,是沂蒙地区的革命老区。临沭县建设成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县,为老区百姓提供优质中医药服务,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地中医药医共体的建设。2020年7月,临沭县在县域紧密型医共体框架下成立由临沭县中医医院为牵头单位的临沭县中医药医共体,县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和15家镇街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成员单位。 一直以来,县域以下的基层医疗机构自营中药房,人力财力都较难支撑。临沭县中医药医共体成立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再保留中药房,统一设置到临沭县中医医院共享中药房,日均处方500余人次,辐射周边县区3个乡镇卫生院,仅人力资源一项,每年可节约经费500余万元。 临沭县中医院院长李承功介绍,共享中药房实施免调剂费、煎药费、配送费、粉碎费、膏方制作费等“五免”政策,一服药能为患者减免10~12块钱。“统一采购后,中药质量上去了,价格下来了,群众用药安全更有保障。”李承功介绍,医共体内上下转诊不重复收取挂号费、专家诊查费,住院患者中药饮片费用报销比例提高5%,对20种常见中医病种住院患者实行日间病房管理,让群众切实享受到中医药的实惠。 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是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到山东临沭县朱村考察时的殷切嘱托。牢记总书记嘱托,临沭县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大力实施“三融双提一满意”工程,把沂蒙红色中医药文化融入百姓生活、融入国民教育、融入业务工作,进一步提升全县中医药服务能力和群众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让群众使用中医药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我每天来一次,舒服多了。”腰疼多年的刘阿姨正在朱村卫生室治疗室里做推拿。2018年起,朱村卫生室推广使用按摩、刮痧、火罐、外敷等疗法,能让百姓“足不出村”享受到基本中医药适宜技术。朱村卫生室现有乡村医生4人,包括1名中医临床经验丰富的康复理疗师,承担朱村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赵尚霞是朱村卫生室的全科医生,1995年参加工作,她见证了这里的变迁:“从又矮又小到宽敞明亮。”今年8月中旬,她刚刚在县中医院接受了拔罐、针灸等中医适宜技术培训。“村里老年人腿疼、腰疼多,给他们拔拔罐,效果挺好的。”她说。 临沭县中医药医共体在镇村打造精品国医堂12处,建设高标准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126处,实现镇街卫生院全部建有国医堂,村卫生室专人负责中医药服务,依托家庭医生团队入户提供中医药服务。朱村家庭医生团队由县、镇、村三级医生构成,签约率达85%以上,中医药服务参与度达80%以上,一个团队服务覆盖1000余人。“家庭医生团队中,县级专家一个月或者一季度来巡诊;乡村医生一周入户一次,开展推拿、针灸等适宜技术服务,提供健康指导。”临沭县卫生健康局局长尹昌明说。 苍山沭水间,中医药服务普及千家万户,群众爱中医、信中医、用中医蔚然成风。 |
||||||||||||||||||||||||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