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沭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简体 繁体
智能问答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数据开放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重点领域>>社会公益事业建设领域>>医疗卫生>>健康科普>>正文
【健康科普】天热了,警惕这类食物中毒!病死率超 50%,很多人爱吃
2023-05-15    点击数:  
 索引号  linshuxianwsj/2023-0000132  公开目录  公开目录
 发布机构  临沭县卫生健康局  发布日期  2023-05-1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标题  【健康科普】天热了,警惕这类食物中毒!病死率超 50%,很多人爱吃
索引号: linshuxianwsj/2023-0000132
发布机构: 临沭县卫生健康局
公开目录: 健康科普
发布日期: 2023-05-15

夏季来临爱“嗦粉”的小伙伴们要注意啦!

武汉市疾控中心食品安全与营养卫生所副主任医师伍雅婷提醒河粉、肠粉、粿条、凉皮等湿米粉以及泡发的银耳、木耳等食品在高温潮湿的天气下容易受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而产生米酵菌酸毒素。这种毒素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破坏力?日常生活如何预防米酵菌酸中毒?来看疾控专家详解。

01

米酵菌酸毒素是怎样产生的?

“米酵菌酸毒素是椰毒假单胞菌酵米面亚种产生的,这种细菌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尤其喜欢气温 25℃~37℃、偏酸(pH值 5~7)的环境。”伍雅婷介绍,高温潮湿的夏、秋季非常适宜这类细菌繁殖,潮湿不透气的厨房、生产车间则是滋生此类细菌的温床。

引起米酵菌酸中毒的食品在制作过程中有个共同点,要经过长时间发酵或泡发。日常生活中,大家接触比较多的食物主要有谷物发酵制品、薯类制品、木耳和银耳

其中,谷物发酵食品包括河粉、肠粉、酸汤子、吊浆粑、年糕、玉米淀粉等。薯类制品包括粉条、甘薯面、宽粉、红薯淀粉等。米、粉类食物在制作过程中,如果环境不卫生、原料变质、存储不当,如泡发过久、存储环境潮湿都有可能被污染。

需要注意的是,泡发后的银耳、木耳没有及时食用,长时间放置在高温潮湿环境中,细菌严重滋生,也会导致米酵菌酸毒素中毒发生。

02

米酵菌酸毒素中毒有哪些症状?

米酵菌酸中毒发病急,潜伏期一般为 30 分钟至 12 小时,少数为 1 至 2 天,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头晕、全身无力。重者出现黄疸、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惊厥、抽搐、休克甚至死亡,一般无发热。

专家提醒,米酵菌酸中毒病死率超过 50%,怀疑发生米酵菌酸中毒,应第一时间用筷子或手指刺激咽喉部催吐,将刚吃进去的食物呕出。

用干净容器或薄膜袋装呕吐物或高度怀疑剩余的剩余食物,最好放置有保温功能的带有冰袋的泡沫箱中盖好备查。及时转至医疗机构就诊,告诉医生有进食米酵菌酸毒素中毒的高危食物史。

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及时对患者进行洗胃,同时注 意 保 存洗胃液。将洗胃液、呕吐物、剩余食物及患者全血送至专业机构,定量检测米酵菌酸定量含量。明确诊断后,可结合临床症状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并根据病情轻重予以对症治疗。

03

怎样预防米酵菌酸中毒?

伍雅婷介绍,米酵菌酸的耐热性强,100℃ 开水煮沸和高压蒸煮(120℃)均不能被破坏,进食后即可引起中毒。因此,预防米酵菌酸中毒务必把牢“入口关”。

  • 不要制作、食用酸汤子等发酵面米的高危食品,银耳、木耳应即泡即用,不食用浸泡过久的黑木耳或银耳,保持食物材料新鲜。

  • 从正规渠道购买食物,购买河粉、粿粉后应及时食用,建议当天吃完。

  • 谷物食品储藏于阴凉通风环境,注意防潮、防霉变。

  • 有不适症状要及时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尽快催吐,及时就医,洗胃和护肝等临床治疗措施。

来源:科普中国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