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沭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简体 繁体
智能问答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数据开放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规划计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正文
关于临沭县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5-03-16    点击数:  
 索引号  linshuxianfzhggj/2022-0000010  公开目录  公开目录
 发布机构  临沭县发展和改革局  发布日期  2015-03-1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标题  关于临沭县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索引号: linshuxianfzhggj/2022-0000010
发布机构: 临沭县发展和改革局
公开目录: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发布日期: 2015-03-16

关于临沭县2014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计划草案的报 告

——2015年2月6日在临沭县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临沭县发展和改革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5年计划草案提请县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4年,全县上下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及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以建设“幸福临沭”为总目标,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动力,持之以恒抓牢“三大任务”,主动认识适应“新常态”,着力转变工作方式,激发市场活力,提升发展质量,经济社会呈现出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01.6亿元,增长11.5%,三次产业比调整为9.7:48.7:41.6;完成公共财政收入12.2亿元,增长15%。

(一)“三农”工作顺利推进,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粮食产量达到35.4万吨,实现“十二连增”,花生总产16.8万吨。新发展优质农产品基地2万亩,新认证农产品注册商标6个,新建和改造提升特色园区11个。新创建国家级养殖示范社2家,发展无公害产地认证3个;实现畜牧总产值13.42亿元,增长4.68%。新建农民致富培育示范村5个,职业农民培育10500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1000人次。为全县36.92万亩小麦加入农业保险,粮食直补面积达到52.7万亩。完成1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店头田间工程项目,成功争取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大兴田间工程项目中央扶持资金3000万元。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基本完成。

(二)主导产业扎实升级,园区经济快速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09.1亿元,增长14.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39.8亿元,增长14.53%;工业累计用电94941万KWh,增长18.75%。共实施131个工业技改项目,完成技改投资63.2亿元,增长26.3%。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骨干企业达到51家;税收过亿元企业达到3家,过1000万元企业达到19家,比去年同期增加3家。经济开发区已形成化工化肥、食品、高端装备、医药生物四大产业聚集区,其中,常林集团被确定为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集聚区。通过产业招商,南京宇热、黎氏电子、懋良通信等15个项目已入驻滨海高新技术产业区。青云工业集中区引进项目26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8亿元,在全省示范镇考核中的位次大幅前移。

(三)政策扶持引导有力,服务业进一步提升。为发展壮大我县服务业,实现三次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编制了《临沭县服务业发展规划(2015-2020)》。服务业实现增加值83.9亿元,增长14.7%,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1.63%,提高了1.82个百分点。积极发展文化旅游,完成全县乡村旅游规划;新增史丹利、朱村2家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沭河古道风景旅游区和中国柳编文化艺术馆旅游区被评为AA级景区;全县共接待游客19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5亿元,分别增长117.8%和36.4%。加快发展网络配送服务体系、电子商务、仓储式物流中心、购物中心等新型业态,“7乐”商城、鲁商城市综合体、供销日用品物流中心等项目进展良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2亿元,增长12.5%。房地产销售面积45.7万平方米,实现销售收入16.75亿元。认真实施供销改革,新组建2个镇级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发展日用品乡镇级直营店8家,社区直营店6家,托管土地11万亩。

(四)项目建设成效显著,投资增长势头强劲。省级重点项目山东诺贝丰氟化盐及高端水溶肥生态化工项目完成投资6.8亿元;13个市级、81个县级重点项目全部开工。沂沭铁路临沭段建设顺利,累计完成投资2.3亿元,计划于2015年8月通车。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66.2亿元,增长16.4%,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比达到33.7%。为120个项目争取上级专项资金3.1亿元。新签约招商引资项目61个,协议投资额197.95亿元,投产或在建1000万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99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新验收土地增减挂指标1270亩,完成供地2126亩;新增4家民间融资服务公司、1家融资性担保公司事业部,成立全市首家金融超市。金融支持“7+6”产业到位资金57.8亿元;开展“金融保姆”活动,为小微企业融资10.2亿元;社会融资总量达69.7亿元。

(五)财税金融健康发展,外贸保持平稳运行。完成公共财政收入12.2亿元,增长15%,增幅居全市第五位。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210.8亿元、149.9亿元,增长17.7%、16.8%。全县实现进出口总额46691万美元,增长5.1%,其中出口30713万美元,增长3%。实际利用外资8799万美元,同比增长75.2%。

(六)技术创新步伐加快,生态环境同步改善。新增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市级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3家。史丹利功能性肥料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共建工程实验室已由国家发改委公示;金正大公司利用高塔硝基肥联产水溶性肥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入选2014年国家星火计划。共有46个项目列入山东省技术创新项目计划;获得省科技进步奖4项,市科学技术奖13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32.2%。做好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与“两型社会”建设工作,努力形成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全面推动先行示范区的生态文明建设。预计万元GDP能耗为0.999吨标准煤,同比下降3%;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为1.076吨标准煤,同比下降4.88%。扎实备战迎淮核查,完成7个“十二五”水污染防治规划项目;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整治企业49家。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县。

(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建设齐头并进。新建和改造提升了8条城区道路,新增和改造园林绿化面积达30多万平方米;城区3万吨饮水工程基本竣工;投资1473万元的污泥处置项目已投入运行。新增供暖面积120万平方米,城区供暖普及率达61.7%;城区管道天然气普及率达到60.1%。加快小城镇提质扩容,不断加快道路、广场、学校和便民服务中心建设,硬化路面91.4万平方米。“两区同建”实施搬迁腾空3655户,新开工建设的1848户安置楼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新建18个社区污水处理站。新流转土地1980亩,建设产业园区7处。实现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县城、文明县城复审。新增公共自行车1100辆、出租车80辆、公交车24辆,被评为全省城乡公交一体化示范县。

(八)民生实事广泛实施,幸福指数大幅提高。预计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达到115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达到26000元。新增城镇就业8895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4712人;扶持创业1052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4479.5万元,被省政府授予“山东省创业先进城市”称号。新建经济适用房60套,公租房800套。全面提升农村五保供养水平,努力打造阳光低保。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领域的专项整治和“六打六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预防了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九)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公共服务显著提升。投资1.4亿元实施了97个校舍标准化建设项目,顺利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省级验收,职业中专成功争创“国家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临沭一中被授予“全国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居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顺利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整合工作,建立城乡居民健康档案53.2万份;县医院新院区等重点卫生项目加快建设。成功创建“山东省社会文化先进县”,建成镇街综合文化站10处,全部达到国家三级以上标准;提升文化大院60个,新建电子阅览室30个;广播电视“村村通”入户率达到77%。残疾人康复中心已投入使用,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已建成;完成7处城市日间照料中心和18处农村幸福院建设,对6处镇街敬老院进行改造提升。此外,信访、综治、人民武装、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外事侨务、人防、气象、统计、机构编制、档案、物价、邮政、通信等各项社会事业均取得新进展。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正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产业调整成效初显,但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的深层潜力亟待释放;城镇化进程较快,但城乡公共服务依然存在较大差距;经济总量不高,居民增收渠道相对单一;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任务艰巨。所有这些,我们必须科学分析,强化措施,认真予以解决。

二、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2015年,全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进入中高速发展、注重质量和效益的新常态,同时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谋划“十三五”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既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也蕴含着新的机遇和有利条件,根据中央、省、市、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建设“幸福临沭”,实现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促进转型升级为突破,以增进民生幸福为根本,按照“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的原则,初步确定2015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计划增长11%,三次产业比由2014年的9.7:48.7:41.6调整为9.2:47.2:43.6;

公共财政收入:计划增长12%;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增长2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计划增长13%;

进出口总额:计划增长12%,其中出口计划增长11.6%;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计划增长1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划增长12%;

农民人均纯收入:计划增长13%;

实际利用外资:计划目标为5000万美元;

人口自然增长率:计划控制在6‰以内;

城镇登记失业率:计划控制在2.5%以内;

其他约束性指标:均完成市政府下达的任务目标。

三、2015年工作重点及措施

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的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和批示精神为指引,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继续抓牢增收、民生、环境提升三大任务,强化党的建设这一根本保障,努力争一流、创品牌、抓改革、促发展,不断开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新局面,全力打造“幸福临沭”升级版。

(一)以提高质量效益为根本,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实施工业“提质增效”计划,综合推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工艺装备结构、品牌效益结构全面升级,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促进优势产业规模结构有效提升,加快培植化肥化工、高端装备制造两大千亿级产业。抓好高端农业装备产业化、诺贝丰氟化盐及高端水溶肥生态化工、常林集团年产5000台大型节能环保挖掘机等项目建设和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的实施。大力实施百企改造升级工程,力争全年技改投资同比增长22%;继续实施“1512”骨干企业培植计划,促进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力争50家骨干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均增长16%;加速小微企业提档升级,支持小微企业梯队进阶,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鼓励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支持骨干企业建立研发机构,争取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支持科技项目产业化,将科技创新贷款注入更多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发放科技贷款3000万元。进一步完善园区配套,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开发区力争进入全省前30强,争创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滨海高新区争创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镇街工业集中区要因地制宜、发挥特长特色,当好带动镇域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抓好耕地质量提升,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80万亩以上,力争实现粮食生产“十三连增”。全面支持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力争新培育种粮大户20家、家庭农场5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80家。重点做好临沭街道陆河现代农业采摘园、曹庄朱村现代农业生态园等园区建设,每个镇街(区)至少发展1处特色现代农业园区或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示范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常林高端农业装备现代农业示范园、春雨金易得现代农业科技园、龙潭生态渔业综合产业园的快速实施,对史丹利荷兰现代农业示范园进一步提升标准档次,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示范,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继续推进集贸市场提质改造,加快商贸业布局调整,鼓励大型商场超市设立便利店、直营店、连锁店。充分发挥《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奖励扶持办法》的杠杆效应,支持电子商务发展,推进建设1处重点“淘宝村”,3家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全面规范现代物流业发展,协调抓好统一物流园区、铁路物流园区、供销现代物流中心二期等重点现代物流项目的建设,提升货物流通能力,建立现代国际采购体系。保障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继续整顿规范物业服务市场,提升物业服务整体水平。抓好沭河古道、夹谷山、龙潭湖等重点旅游业项目的建设,深挖旅游文化内涵,力争年内实现旅游总收入2亿元,争创省级旅游强县。积极发展金融、商务、教育、养老、健康服务,逐步向高端化、高附加值、高带动性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力争服务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

(二)以推进项目建设为抓手,努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管理。坚持政策向项目倾斜、要素向项目集聚、力量向项目集中,全力支持诺贝丰氟化盐及高端水溶肥生态化工、常林高效节能挖掘机、山田功能性系列纳米粉体材料等大项目好项目的建设,力争早日投产运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发展外向型经济。主动适应国家规范招商引资政策的新形势,积极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效能,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形成招商引资新优势。以三大园区为载体,采用以商(企)招商、专业化招商、股权招商等灵活方式,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水平地招引一批高、大、好项目。落实“稳外贸”政策措施,扩大优势产品出口,力争实现进出口总额5.23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000万美元。加大政策、资金争取力度。抓住“一带一路”、“一圈一带”、沂蒙革命老区发展规划等有利的政策机遇,及时了解国家政策信息和投资导向,结合临沭实际,以民生事业发展、基础设施完善、企业提升为重点,最大限度地向上争取政策、项目和资金,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确保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0亿元。同时,走出“重争取、轻管理”的误区,通过项目稽查,确保上级专项资金最大程度发挥效益。

(三)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契机,着力增创经济发展动力继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承接好上级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完善权力清单,及时公布县级行政权力清单和运行流程并纳入行政权力“一库四平台”管理。深入推进财税和金融改革,完善“全口径”预算体系,狠抓增收节支,全面加强政府债务管理。规范农民合作社行为,整治违规操作、非法吸储放贷现象。加强“信用临沭”建设,防范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机构服务、产品创新,加大对重点产业、农村重点基础设施、科技型、创新型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和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持力度。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抵押、担保等模式,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以谋全局谋长远为重点编好“十三五”规划,围绕产业发展、结构调整、总量突破、环境优化、民生改善谋划未来五年发展的新格局和转型的新路径,大胆探索创新,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

(四)以保障改善民生为重点,切实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抓好就业创业工作。巩固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成果,推动新一轮“创业临沭”建设工作,放大创业贷款的杠杆作用,鼓励扶持更多的人员创业,力争扶持创业1000人,培训创业人员500人;组织“就业援助月”、“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各类活动,全力保障就业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推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下移,为广大居民提供就近、便捷的服务。推进公租房建设向镇街延伸,计划开工镇街公租房1260套。加快县人民医院新院区、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等项目进度,优化农村卫生室资源配置,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继续实施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争创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单位。以优化育人环境为目的,突出抓好校舍标准化建设工程及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加大职业学校改扩建完成后的实验、实训设备的配置力度,争创职业教育名校;开展“县城支援乡镇、强校支援薄弱校”活动,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文化中心项目建设,扎实做好县文化馆争创国家一级馆评估定级工作;按时完成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的提升改造工程;全力提升“激情四季·唱响临沭”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加强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推进平安临沭、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打非治违等建设,维护公共安全。深化法治建设,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五)以加快城乡一体为导向,建立城乡统筹发展格局按照“一城五区、北优南改、东延西进、均衡发展、望山拥水、宜居宜业”的思路,提高城市品位,全面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力争年底城镇化率达到52.5%。提高中心城区建设档次,重点实施振兴路、顺河街、彩虹桥改造等7项道路桥梁建设改造工程,全面提升城区道路通行能力;实施好北城区宝诚路、正阳街污水管网工程。加快沂沭铁路建设,争取把临连铁路纳入国家战略规划,做好临岚高速临沭段、S225省道临沭段升级改造建设的准备工作。继续实施城区供暖扩容工程,确保年度新增供暖面积60万平方米;实施“气化临沭”工程,完善城镇供气管网,力争年内新增燃气用户4100户,镇街驻地具备条件的社区全部通上天然气。

加快小城镇提质扩容。以青云、蛟龙两个全国重点镇和大兴、曹庄两个省级中心镇为重点,狠抓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引导各类优质资源向小城镇集聚,搞好“五化”建设,突出抓好公园、广场、学校、医院和便民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推动公共服务向小城镇延伸、覆盖,吸纳更多的农民进城进镇生活就业,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坚持先建后拆的原则,加快推进“两区同建”,继续膨胀现有社区规模,力争使部分社区规模达到3000人以上。按照“五化八通八有”标准,进一步完善社区基础配套,重点做好“气上楼、暖入户、水治污、饮用水达标和环卫保洁市场化”五项民生工程,打造群众满意的宜居社区。

(六)以实现低碳发展为目标,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严格控制能耗总量,严把新上项目用能关,加强对重点行业和企业的监测,开展重点用能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及时发布节能情况晴雨表。加快推进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推行节能量、碳交易制度。切实加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对没有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依法进行断电停产治理。组织实施重大节能工程示范项目,积极发展节能环保产业。落实重点用能企业能效达标任务,加快推行清洁生产,逐步壮大循环经济产业规模,争创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

抓好生态文明体系建设,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空间格局,全面做好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工作。重点实施好城南一街、沭河大街西段、沭河大桥东南节点、公园广场等5项园林绿化工程,力争新造林1.1万亩,以国家沭河湿地公园和省级湿地公园为依托,积极改善湿地公园生态环境,争创省级绿化模范县城。

各位代表,做好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及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坚定信心,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努力开拓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新途径,为建设“幸福临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秘书处 2015年2月6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