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临沭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简体 繁体
智能问答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数据开放平台
当前位置: 首页>>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履职依据>>政策文件>>政府文件>>正文
 索引号  linshuxianxzfbgs/2022-0000136  公开目录  公开目录
 发布机构  临沭县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18-04-08
 成文日期  2018-04-08  效力状态  生效中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沭政发〔2018〕5号
 标题  临沭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临沭县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统一编号 
索引号: linshuxianxzfbgs/2022-0000136
发布机构: 临沭县政府办公室
公开目录: 政府文件
发布日期: 2018-04-08
成文日期: 2018-04-08
效力状态: 生效中

临沭县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临沭县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沭政发〔2018〕5号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直各单位,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临沭县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县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临沭县人民政府

2018年4月8日


临沭县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一、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7年,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及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任务目标,积极应对复杂外部环境,着力强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呈现出经济增长提速、发展动能转换、城市更加宜居、群众获得感大幅提升的良好态势。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8%;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亿元,同口径增长3.4%,剔除减税降费、清理一次性欠税等因素,实际增长12.6%;三次产业比例由2016年的9:47.7:43.3调整为8.4:47.2:44.4。

(一)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为统领,着力增强发展动力。坚持项目带动。以工程的办法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坚持高标准定位、高起点谋划,筹建“四新四化”重大项目库,储备项目64个,计划总投资442.4亿元;开展“招商引资攻坚年”活动,成立10条招商引资工作线,推进产业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共引建项目175个,投资7亿美元的金丰公社农业服务平台、12亿元的金正阳高端合金管材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地,到位县外资金80亿元。坚持骨干促动。精准帮扶企业,建立县级领导、县直部门、镇街共同参与的帮扶长效机制,着力解决纳税50强企业房屋产权证历史遗留问题,盘活存量资产,拓宽企业融资渠道;落实涉企扶持政策,减免涉企收费1900万元;金正大集团入选2017年中国品牌100强,史丹利公司被评为全国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坚持载体联动。理顺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临沭经济开发区建设发展的意见》,在全市率先开展开发区赋权,设立行政审批局。以争创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区为目标,采取“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促进电子信息、节能光电等产业在滨海新型工业化实验区集聚发展,目前已入驻企业24家。以打造新材料产业基地为功能定位,不断提升青云工业区项目承载能力,新签约上元再生资源等项目8个,规模以上企业达29家。

(二)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为主线,着力提升发展质量。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引导土地向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55家、家庭农场583家,规模化经营面积达12万亩、优质农产品基地达20万亩,打造了金正大中以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等120多个特色农业园区;“临沭地瓜”地理标志认证工作已通过农业部公示;统一农业科技示范园入选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园区;发展水肥一体化1.4万亩,新增全程机械化示范区7万亩;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齐鲁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临沭分中心已运营;成立了全国首家县级现代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联盟—金丰公社,开创了农技服务推广新模式;加快山里田园综合体建设,探索了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径。工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先后出台《加快推进主导产业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扶持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努力克服环保督查、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带来的挑战,整合设立主导产业发展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促进主导产业加快发展;推进企业“二次创业”,实施技改项目108个,完成技改投资90.1亿元,同比增长20.1%;预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35亿元,增长5.3%;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复合肥产业集群入围全省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名单。着力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达35%。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达到115.8亿元,同比增长10%。电商交易额达24亿元,增长20%,被评为省电子商务示范县。持续扩大“临沭柳编”影响力,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国(临沭)柳编产业交易会。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新增4A级景区1家,各类旅游景点共接待游客739.4万人次,其中2A级以上景区接待474.9万人次,实现景区经营性收入6560万元。商品房销售额达41.64亿元,同比增长11.6%,销售面积达109.2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4%。

(三)以创新生产要素供给为重点,着力增添发展活力。推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达279.8亿元,较年初增长13.9%,本外币贷款余额达217.3亿元,较年初增长23.3%。史丹利获批发行10亿元超短期融资券,金正大通过股权质押等方式直接融资46.3亿元。提升供地保障能力。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增建设用地空间5200亩;扎实推进增减挂钩和工矿废弃地复垦,提供可使用指标1502亩;突出抓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处置闲置低效土地936.6亩;加快用地项目报批,全年完成供地62宗1833亩。推动实现创新发展。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创建市级及以上创新平台16个,其中省级3个;新申请发明专利92项,获得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7项;史丹利公司获得肥料行业唯一“国家技术发明奖”,并被认定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有2家企业获评山东省创新百强试点企业;以“三引一促”为依托,引进各类高端人才278人,强化了企业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突破的支撑和保障。

(四)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着力凝聚发展合力。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先后分2批调整取消县级行政权力事项121项,清理规范县级行政许可中介服务收费事项4项;编制公布县级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县镇两级公共服务事项目录清单、政府指定培训目录清单、镇街权责清单、“零跑腿”和“只跑一次”事项、随机抽查事项清单等,完善了政府行权履职的权责运行体系;推进“减证便民”,编制村(社区)级证明材料清单,保留村级证明事项24项;实行二手房买卖交易和幼儿园设立事项整链条办理服务模式,压减申请要件20余件,压缩审批时限20多个工作日,初步实现“进一扇门、办多件事”。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成立市场化的临沭县城乡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打造“借用管还”一体化国有资产运营平台,提升城投融资实力;已实施PPP项目2个,吸收社会资本3.3亿元;支持企业稳增长、调结构,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7060万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5200万元;累计拨付各类奖补资金9322万元。建立信贷风险预警、协调和突发事件处置机制,积极化解企业资金链风险,严厉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非法集资等金融违法犯罪活动,金融市场秩序总体稳定。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大要素供给倾斜力度,用好省重点项目土地优惠政策,争取土地点供指标100亩;建立重点项目管理平台,对纳入平台调度的重点项目借助文字、数据、图标、影像等形式,实现项目建设及时调度和全程记录;省级重点项目雷华高强韧低回缩树脂基复合材料完成投资4.9亿元,24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1.2亿元,完成计划的123%。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95亿元,同比增长5.3%。不断提升开放发展水平。拓宽融入“一带一路”,与意大利特莱维奥市、德国劳因根市缔结为友好合作城市,加强在农业、经贸、科技等方面的合作,开创了临沭对外交流新局面;鼓励金正大、史丹利等龙头企业参与国际技术、产能、贸易等合作;组织道依茨法尔等公司参加印度和东南亚考察、香港创智展等国际经贸合作活动。预计全县实现进出口总额45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出口额34亿元,同比增长22.7%;实际到账外资16874万元,完成境外投资3519万元。

(五)以实现城乡统筹为目标,着力提高发展均衡性。城市建设提档升级。结合“双城同创”,全方位提升改造城市基础设施,启动实施了滨海街、常林大街等7项城市道路建设改造工程,新建、改造道路11.8公里,实施新建道路绿化、行道树及苗木补植、裸露土地绿化等工程,新增绿化面积40万平方米。依法拆除违章建筑76万平方米,拆除城区户外广告4.2万平方米,实施了富民、薛疃、半路、孙蒿科、中沟头等棚改工程,拆迁2531户;新扩容供暖面积120万平方米。政务服务中心、文化中心投入使用,北城新区建设品位进一步提升。实施再生水利用和城市道路污水管网建设工程,污水处理出水水质全部达标。地下管线普查及综合管线信息管理建设项目荣获2017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银奖。镇村建设特色凸显。完成镇村建设投资17亿元;硬化“户户通”道路242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改厕”4.27万户,两年完成农村无害化厕所改造三年任务;改造危房251户,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片区10个,在全市美丽乡村示范片区两次现场观摩评议中均获得第一名。

(六)以增进人民福祉为根本,着力优化发展效益。生态环境总体改善。全面推行“河长制”,制定《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积极做好联合采水监测,对重点涉水企业、重点水污染隐患加密监测和检查,水环境生态补偿考核断面达标率98.6%。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改善5%,PM2.5浓度改善12%。采取清淤扩挖、源头治污、绿化硬化、美化休闲等措施,搞好农村汪塘保洁整治;推进规模化、生态化养殖场(区)建设,探索了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红泥沼气、粪污生物除臭、种养结合的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模式,有效减少了农村养殖污染。脱贫攻坚深入开展。采用产业、金融、健康扶贫等方式,快速推进“四联八建”贫困村提升工程,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年实现脱贫5500人,“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的工作经验被央视《新闻联播》等媒体报道推广。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新增城镇就业7252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1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160万元,扶持创业1763人;预计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4522元、12210元,同比增长9%、10%。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全县财政用于民生支出的比重达到85.1%。新建了七实小、北城实验学校、三实小分校,实施了“全面改薄”、解决城区中小学“大班额”提升工程;临沂市工业学校被确定为首批山东省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县人民医院新院建设稳步推进,妇幼保健院新院、精神卫生中心建成使用,9处镇街卫生院门诊楼以及86处村级卫生室新建、改建工程有序推进。城市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430元提高到450元,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3300元提高到3700元;青云敬老院已完成主体工程,启动建设了蛟龙敬老院改扩建、10处农村幸福院、1处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养老工程。县图书馆再次争创为“国家一级图书馆”;新建文化广场100处,建设提升26处综合性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形成了横向15-20分钟公共文化圈、纵向县镇村三级覆盖、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格局。此外,信访、综治、安全生产、食药监管、人民武装、妇女儿童、民族宗教、外事侨务、人防、防震减灾、气象、统计、机构编制、史志、档案、物价、邮政、通信、国防动员和双拥共建等各项社会事业均取得新进展。

在看到发展成果的同时,我们必须正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主要表现为:经济结构不尽合理,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偏低,骨干龙头企业数量较少,支撑作用不够大;经济总量偏小,规模以上企业偏少,大项目、好项目偏少,储备不足;镇域经济偏弱,且发展不平衡;安全生产、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限制了部分项目的落地,稳增长、提质效的压力加大;城乡之间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优质公共产品供给不足,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正确对待,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尽快加以解决。

展望未来,我县经济发展将过渡到稳定提质阶段,今后的工作重点将集中到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上来,主要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供给质量、转换增长动力,可以预期,随着全社会创造精神和发展活力的不断激发,将为经济保持稳定发展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

二、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工作意义重大。根据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实现与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突出加快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现高质量发展,结合2017年目标完成情况,2018年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如下:

地区生产总值:计划增长8%;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增长7%以上;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计划增长1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计划增长10%左右;

进出口总额:计划增长7%,其中出口计划增长7%;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划增长8%;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划增长9%;

其他约束性指标:均完成市政府下达的任务目标。

三、2018年工作重点及措施

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的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新旧动能转换、深化改革开放、城乡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保障改善民生为重点,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努力打造临沂东部产业新高地、花园卫星城,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奋力开创和美幸福临沭建设新局面。

(一)突出提升供给质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提高供给质量,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在“破”、“立”、“降”上下功夫。加大“破”的力度。坚持腾笼换鸟,继续用好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三个工具”,通过严格环保、能耗、技术标准等措施,坚决淘汰能耗高、污染重的“土小企业”和长期亏损、资产闲置的“僵尸企业”,逐步淘汰落后低效产能,持续深入开展“低小散”行业整治提升,为优质项目腾出土地、用能等发展空间。实现“立”的有为。以构建临沂东部产业新高地为目标,坚持“增量崛起”与“存量变革”并举,深入实施“百企百项技改计划”,明确产业转型方向和路径,在立项、环评、融资、用地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通过鼓励企业引进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等方式,对食品、化工、钢管、柳编等传统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进行高水平的改造提升,力争技改投资增长15%以上,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档次,实现“老树发新芽”。加快落实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的政策,研究制定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从技术研发、示范、产业化等环节全程推动,继续做好常林集团依法重整工作,实现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光电、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发展,促进“新芽成大树”。下定“降”的决心。围绕制造业创新中心、重点产业转型升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重大专项建设等方面,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同时及时兑现我县出台的各类创新发展激励政策;大力开展精准帮扶企业活动,建立“多层次、全覆盖”的联络机制,建立企业基本情况、实际需求、问题办理“三本台账”,切实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用好中小企业担保基金、科技创新担保基金、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引导金融资本加大对重点行业和小微企业投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力争新增开票收入过5亿元企业2家以上、过10亿元企业1家以上、过百亿元企业1家,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20家。

(二)突出结构调整优化,提升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大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质量效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乡村振兴。积极培育和发展农业“新六产”,发展终端型、体验型、循环型、智慧型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坚持市场化导向,优化农产品供给结构,按照稳粮、优经的思路,着力调优发展花生、地瓜、蔬菜、蓝莓等优质农产品,力争全年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面积5万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保持稳定。积极争创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着力推广水肥一体化、双降解地膜应用、有机肥替代等新技术。扎实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工作,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力争新培育农业经营主体180家;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强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抓好农产品加工和运销龙头企业建设,培植和延伸产业链,促进农业产业一体化进程;大力发展规模化经营,重点围绕脱水蔬菜、地瓜、蓝莓、葡萄等产业建设示范推广基地;依托特色农业园区,大力发展假日农庄、采摘体验园、农业主题公园、创意农业园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引导和支持建设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重点打造山里人家、天醁山庄、玉山英里等田园综合体,力争每个镇街至少建设1处田园综合体。发展新型工业。充分发挥工业运行联席会作用,确保生产要素充分供应,加强电力运行管理和供需衔接,保障电力供应稳定可靠;深化银企、产融合作,推动企业融资需求与银行信贷投放有机对接,保障企业合理资金需求;加大闲置低效土地处置力度,挖掘存量土地潜力,加快推进增减挂,力争实现可利用土地指标2600亩以上,做到各类项目建设用地应保尽保。紧盯“互联网+”和智能制造,引导企业积极推进以两化融合为主要内容的智能制造工程,提升产业发展的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水平,积极发展大数据、分享经济、创意经济等新业态,适应多样化、高端化、个性化消费需求,加大智能制造示范项目的争取。发扬“工匠精神”,着力培育一批“百年老店”“百年企业”;开展“县长质量奖”评选活动,支持企业争创“市长质量奖”、“省长质量奖”,引导企业树立质量品牌意识。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选派一批企业家到知名高校、专业机构等进行培训,造就一批具有全球视野、战略眼光、通晓国际规则的临沭企业家队伍。丰富服务业态。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改造提升农村集贸市场,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二手车市场等专业市场建设步伐。加强房地产业监管,规范引导住房消费,以满足首套刚需、支持改善需求、遏制投机炒房为原则,规范市场秩序,保证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运行。着眼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推进蛟龙航空小镇、天醁山旅游休闲等精品项目建设,提升完善刘少奇在山东纪念馆、滨南红色纪念馆、新华社山东分社旧址纪念园,力争创建国家3A级景区1个、2A级景区2个;积极发展寻快乐老家、忆游子乡愁特色乡村旅游,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精品。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做好文旅结合文章,开发柳编、绒绣、土特产等具有临沭特色、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商品,组织开展柳交会、蓝莓采摘节、板栗采摘节等各具特色的文娱活动,增添消费新热点。抓好电商精准扶贫专项行动,加快实施电商进村工程,推动特色地产品上行;筹建快递电商服务园区,承载电商孵化和服务。加快培育和发展现代物流,加大招商力度,尽快启动铁路物流园区建设;提升物流业信息化水平,实现数据实时采集、信息互联互通,提高物流业务运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积极培育科技服务、会展服务、社区服务、健康及养老养生服务等新型业态,促进服务业全面发展,力争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8.3:46.7:45。

(三)突出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把创新放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规模壮大、提档升级。坚持顶层设计。将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作为我县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的总抓手,重点实施“四个一”,即:制定好一个规划。重点依托临沭经济开发区,做大做强化工化肥、装备制造两大引擎产业,改造提升钢管加工、食品加工、杞柳编织、商贸等传统产业,培育壮大生物医药、电子光电、新材料、现代农业、现代物流、金融业、文化旅游、医养健康等新兴产业。实施好一个项目库。重点抓好64个“四新四化”项目,实行动态管理,给予重点支持。运作好一支基金。适时建立新旧动能产业引导基金,推动项目加快实施。建好一套推进机制。成立专门班子,科学制定我县政策体系,建立考核指标体系,形成协同推进的合力。实施对标赶超。要按照步入全市第二方阵的目标,向沂水、昌邑、东海看齐,立标杆、找症结、寻良方、定措施、补短板、创实绩、上台阶。重点围绕城市建设、产业发展、民生事业等工作,持续强化自我加压,以更高的标准、更宽的视野、更远的定位审视临沭,推动临沭跨越发展。强化创新驱动。以人才为核心,将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引进作为加快县域发展的战略基点,不断完善高端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引进激励政策,力争全年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00名以上;加强对创新平台和创新主体的扶持力度,支持企业品牌创建,开展“科研院所进临沭”活动,建立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充分发挥现有企业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等研发平台作用,支持企业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在优势产品和关键技术上抢占制高点,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占有率。

(四)突出深化改革开放,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聚焦破除发展束缚,释放创新创业活力。优化政务服务环境。以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的政务环境为目标,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规范化,实行前台后室服务模式和AB岗制度,高效利用政务服务网,建立岗位职责明晰、流程优化、审批权限明确、工作标准具体的行政审批运行机制;加强审批中介服务机构监管,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实现充分创业就业。推进创业大厦建设,创建1-2处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园区、创业示范基地,多层面构建创业孵化平台,大力发展网络经济等新型创业形态,释放工商登记注册便利化改革红利,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力争新增创业企业100家、个体工商户1500户,实现城镇就业500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9000人。打造优质发展载体。落实加快推进经济开发区建设的意见,构建高效顺畅的运行机制,突出做强化工化肥、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产业,努力打造全县新旧动能转换的主阵地。完善新型工业化实验区基础设施,加快建成新兴产业集聚区。着力提升青云工业集中区产业规模和档次,努力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深化对外开放合作。积极对接临沂南外环、东外环,配合做好岚罗高速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将临连铁路、城际高铁调整至国家铁路网“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升临沭交通通达度;推动贸易企业转型升级,通过产品创新,开发适合国际市场需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出口产品,优化贸易结构;鼓励企业在境内外注册商标、申请专利,借助临沂商城海外仓资源,扩大临沭外贸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资本和技术合作深挖沿线国家市场,因地制宜建设境外生产基地及合作园区,并购境外研发中心、营销网络和知名品牌,增强国际市场开拓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健全“政府牵头、企业自救、银行配合、政监金企密切协作”的防控机制,提高风险化解整体效能。抓好涉金融领域失信问题专项治理,建立信用档案制度,完善联合防控惩戒机制,严厉打击非法吸存、发放高利贷、集资诈骗、恶意逃废债务等违法犯罪活动和失信行为,进一步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五)突出扩大有效投资,推动实体经济平稳增长。着眼扩大投量、优化投向,努力保持有效投资稳定增长。强化投资保障。完善企业投资项目管理负面、权力、责任“三个清单”;优先保障化工化肥、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产业信贷需求,力争新增贷款25亿元;加快中小微企业转贷应急、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等平台建设;引导和服务企业上市挂牌,争取年底有1家企业到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挂牌;鼓励优质企业扩大企业债、公司债、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等金融产品发行规模。扩大PPP模式在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生态建设和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的推广运用,依托产业引导基金和担保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投向我县优质企业。按照属地管理责任,防控政府债务风险。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统筹推进64个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及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完善重点项目并联审批办法,健全代办制度,加快项目落地;出台重点项目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筛选、手续办理、入库、实施、督查、验收、绩效考评等程序和要求,将项目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汇集精准服务项目合力,完善现场办公、限期办结等机制,及时有效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确保山田公司年产1000吨高性能陶瓷新材料、年产30亿米复合钻石线锯和金正阳高端合金管材智能制造等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创新实施招商引资。发挥9个镇街招商推进组、8条专业招引工作线的作用,由县级领导带领分线联系的镇街、部门进行抱团精准招商;发挥我县规模企业的产业带动作用,以长三角、珠三角为重点,加强同该区域在外人才、商会和行业协会的联系,多方位掌握区域项目信息,吸引产业链条配套企业落户临沭。强化对上争取工作,加强对国家投资政策的研究,瞄准上级投向,积极谋划项目,争取有更多的项目列入上级盘子,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争取更多的资金、政策支持。

(六)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围绕打造临沂东部花园卫星城,协调推进城区及镇村建设。提升城市建设水平。以棚户区改造为重点,改造棚户区房屋3648套、老旧小区22个;继续完善城市路网体系,实施好城东一路、利民街东段、朝阳街西段等道路建设工程;抓好城市彩化工程、城市雕塑小品工程、城区苗木补植工程;启动城市热源改造、城区供热管网顶管过路等供热工程;加快建设智慧城市,汇集各管理部门的大数据,实现产业发展、政务服务、民生服务智慧化、高效化;本着“巩固核心区,启动河西区”思路,加快北城区苍源河体育公园和苍源河大桥建设,促进城区功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推动镇域经济发展。按照膨胀规模、提高质量、节约用地、体现特色的要求,借鉴南方特色小镇经验做法,推动全国重点镇、省级示范镇、柳编小镇、航空小镇加快发展,强化产业支撑,完善基础配套,实现差异化发展。因地制宜建设美丽乡村。继续实施“户户通硬化+改厕”,完成村居道路硬化户户通300万平方米,全面实现农村道路硬化全覆盖;按照“四好”公路标准,实施好沭河滨河大道、老225省道北段改造等道路工程;推进农村社区供暖工作,力争完成供暖1000户;加大朱村等传统村落保护力度,打造一批生态优美村、民俗风情村、历史文化名村、旅游特色村,留住美丽乡愁。

(七)突出强化生态环保,持续提高绿色发展水平。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整治力度,推进低碳循环发展。打好蓝天保卫战。以中央环保督察山东反馈情况为契机,严格治理标准,抓好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业企业深度治理、新建燃煤设施控制、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等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推动工业园区集中供热,加大“散乱污”企业整治排查力度,对存在违法行为或未能按期完成整改任务的,坚决依法予以停产整治或停业关闭;坚决查处和整治涉气违法排污行为,统筹扬尘治理、秸秆禁烧等突出问题,实现各项污染减排成效。提高水污染防治水平。以落实“河长制”工作为抓手,全面开展沭河、苍源河等河流综合整治。启动清源污水处理厂三期工程、郑山污水处理厂、城市道路污水管网工程和再生水利用续建工程,加快兴大西街污水管网建设;集中推进工业聚集区水污染治理,定期开展重金属环境监测监察,推进现有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完成达标改造;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依法关闭或搬迁河流和水库禁养区内的养殖场(户),加快清理沿河非法养殖,提升农村水环境质量。加强重点污染物综合治理。加快垃圾中转站及环保能源发电项目建设,逐步提升我县垃圾收转运体系水平及垃圾处置能力;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创卫标准要求,新建改造公厕21座,启动粪便无害化处理场工程;打击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利用和处置行为;开展非煤矿山整治规范工作,严厉打击违法开采,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和环境保护水平。推进循环低碳化发展。优先在钢管、铸造、化工化肥等行业,以及基础条件好、产业关联性强的工业园区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创建和示范推动工作,创建绿色工厂;实施生产过程清洁化改造,推进能源结构绿色化改造。发展生态环保产业。围绕省级森林城市创建,推广杞柳、板栗等名优品种基地建设,进一步扩大花卉苗木基地规模,力争完成造林1500亩;积极完善苍源河省级湿地公园生态环境及部分休闲娱乐设施和综合服务设施,形成湿地公园管理、运营框架以及景观的雏形;加快光大环保能源发电、工业废弃物综合处理和龙源风力发电三期、炳科电力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实现资源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八)突出精准脱贫攻坚,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实施重点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努力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深入实施脱贫攻坚。优化扶贫政策和投入结构,重点推进“造血”式扶贫项目建设;对接低保兜底政策,将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兑现扶贫资金资产收益,实现扶贫资金帮扶全覆盖;加快贫困户危房改造,彻底解决贫困人口住房安全问题。把贫困村提升与招商引资、全域旅游、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推动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村增收户脱贫。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以建设北城高级中学、工业学校产教融合发展、标准化幼儿园、智慧教育云平台等工程为抓手,提升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推进实施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建立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探索实施教师绩效工资制,不断提高师资水平。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抓实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逐步实现城镇各类就业人员平等享有社会保障;完善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加强社会保险信息化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推进医养结合、远程医疗和医联体建设步伐,完成县医院搬迁、206处村卫生室新建及改造提升工程,提升医疗供给能力和质量,力争卫生院、卫生室全部达到省级规范化标准;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畅通转诊渠道,优化转诊服务;加强公共场所监督管理,开展“四小”场所专项整治活动,确保通过国家卫生县城技术评估。新建提升文化广场100处,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做活“文化+”文章,加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和合理利用,扩大“激情四季•唱响临沭”、“钻石之乡”广场文化艺术节、“舞龙秧歌会”等文化品牌影响力,培育发展民俗文化。加快推进青云、蛟龙、石门、玉山敬老院改扩建工程,在10个城市社区推广居家养老服务,探索通过公建民营、委托运营等模式对敬老院进行改制,开展社会化运营。全方位创新社会治理。深化“法治临沭”建设,做好“七五”普法工作;深入实施“天网工程”、“雪亮工程”,不断完善立体化、现代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加强改进信访工作,健全法律援助、依法维权和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妥善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完成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完善村民民主自治制度;加强食品、农产品质量监管,争创省级食品安全先进县;深入排查整治建筑施工、危化品、道路交通、烟花爆竹等重点领域安全隐患,严格落实学校、商场、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防范措施,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提高“12345”政务服务热线办理质量;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推进优势企业“民参军”,实现军民融合发展;继续做好双拥共建、妇女儿童、慈善事业、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新闻广电、档案等工作。

各位代表,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未来的目标已经明确。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狠抓工作落实,加快创新发展、持续发展、领先发展,为建设和美幸福社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临沭篇章!


【承办单位】:临沭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电话解答:0539-6211365

现场解答:临沭县沭新东街9号。


  
【下载Word】 【下载PDF】
关闭窗口